第545章 華夏文明的矛與盾(第2/2頁)

中國人是最先到達這個被後世稱為“菲律賓”的南洋島國的文明人,而且還最先建立了政權——明朝永樂年間,福建海商許柴佬被封為呂宋總督,這也是呂宋島上的第一個政權。

而在這個時空,定居在呂宋島的中國人還沒有來得及發展出自己的政權,就被同樣來自中國的泉州伊斯蘭教白番給征服了!

早在蒲壽晟的船隊返回泉州之前,這裏就已經蒲家海商在南洋的一個秘密據點了。早先抵達的中國人雖然不少,但是卻按照各自的籍貫分成了諸多幫派,各自忙活各自的營生,並沒有建立政權,更沒有可以保護他們的軍隊,基本上就是一盤散沙。因此也無力抵禦蒲家海商的伊斯蘭教打手,很快就俯首稱臣,恭順的在伊斯蘭教的統治下生活了。

不過蒲壽庚和馬壽山,也沒有因為暫時占有了呂宋這個寶島而心情愉悅,這些日子都是惶惶而過。今天更是連清真寺的祈禱都不去了,只是守在小呂宋城內的臨時都署內,各拿著一疊書信,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蒲師文侍立在兩人身旁,也是臉色鐵青。

屋子裏面靜悄悄的,只聽見遠處波濤起伏的聲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蒲壽庚手一抖,將手中的文書放在了桌上,長長嘆息:“連宋國朝廷都下旨了……禁止伊斯蘭教,臨安、慶元、廣州、福州、莆田和雷州的清真寺都被封了,還有不少和咱們有往來的番人被抓……”

“卡菲勒太可恨了,他們怎麽可以這樣!”馬壽山咬著牙,滿臉的憤恨。“泉州的亂子,為什麽要波及到別處溫和而善良的伊斯蘭教徒呢?他們怎麽可以禁止伊斯蘭教這樣和平的宗教?”

蒲師文插話道:“一定是陳德興這個魔鬼在背後插手!”

這可真是冤枉陳德興了,他本事再大,現在也很難影響到臨安朝廷的決策。不過臨安皇宮裏面坐龍椅的那位畢竟姓趙。蒲壽庚、馬壽山在泉州屠了南外宗的兩千多個宗子,臨安朝廷再沒一點反應也說不過去。

“……這還是小事,反正咱們也不打算繼續留在中國了。更麻煩的還是泉州、莆田傳來的消息……陳德興和趙與郁殺了咱們那麽多人還不肯罷休,正在準備下南番來追殺咱們。趙與郁還把團練擴充到了一萬多人,加上陳德興的陸軍和南洋艦隊,總有三四萬人要殺過來。這呂宋島,看來是不能待了!”

聽著父親疲憊的口氣。蒲師文心裏一酸,差點眼淚就下來了。他怎麽也想不明白,陳德興怎麽就那麽得理不饒人,怎麽就非得把蒲家趕盡殺絕呢?

陳德興要泉州還好說,泉州富甲天下,又是中國的土地,他要當中國皇帝自然要取泉州。但是呂宋孤懸海外一千幾百裏,他怎麽也不肯放過?

馬壽山這時猛吸口氣,道:“的確不能留了!再留就是死路一條……依我看,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往哪裏走?”蒲壽庚問。

“先去三佛齊,看看能不能借助三佛齊的力量和陳德興一戰。”

蒲壽庚點點頭,“我也是這麽打算的。”他思索著道,“我聽說三佛齊國的沙倫答臘王是一代雄主,三佛齊國的國勢在他手中得到了復興,現在不但控制了麻六甲海峽周遭,擁有十五個屬國,勢力更遠播錫蘭島,擁有十五個屬國。據說還準備再次出征錫蘭我們的船隊對他很有用……想必他會願意收留我們的。”

馬壽山緊皺著眉頭,“可是……沙倫答臘王是佛教徒,他遠征錫蘭的目的是想以此為基地,讓佛教重返天竺。而我們卻是伊斯蘭教徒……”

蒲壽庚深吸口氣,“無妨,沙倫答臘王現在要打的是婆羅門教徒,不是天竺的伊斯蘭教徒。而且……陳德興也不是佛教徒,他和沙倫答臘王走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