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炒期貨(第2/2頁)

這個色目人又些感慨地道,“不僅是吃飯的人少了,而且江南一帶的貧苦百姓太多,皆淪為富家之仆,不得不省吃儉用。這糧米消耗,比之金末之前,至少減少了四成。”

這種情況當然也是蒙宋戰爭的間接後果,大量從前線各路流亡的農民,都成了江南豪門的佃戶,而且失去了人身自由。他們自身消費的糧食,自然降到了最低。

一方面因為戰爭結束和邊鎮的努力,糧食產量增加很多;一方面江南市場又十分低迷。這就是宋國糧食市場的基本面!

劉孝元眉頭深皺,“海雲兄,這可如何是好?大汗交托給你我的使命要是完不成,這後果可就不堪了……”

“明經兄勿憂,有某家操持,總有辦法讓江淮米價翻上幾倍!”

蒲壽庚笑道:“這事兒其實好辦的很,咱又不需要讓糧價一直高下去,只需炒到今年秋天就行。一來,北明糧食最缺的時候應該是今年夏天。二來,北明要應付過缺糧至少要購買兩百萬石糙米,這可不是小數目……至少要一千條兩千石大海船來運輸。而海運是講風向的,漢地沿海是夏季多東南風,秋冬季多西北風。如果要運糧北上,就要在夏季借著東南風。要是到了秋冬西北風大起,這一千條糧船要如何北上塘沽?”

“炒到秋天也要不少錢吧?”劉孝元還是搖頭。“海雲兄,你手中有多少錢?兌成銅錢怕沒有100萬貫吧?”

蒲壽庚笑容不變,神情卻變得莊重。“不瞞明經兄,蒲某手中還有二百四十萬貫,其中一百五十萬貫是蒲某存在朋友那裏以備不時之需的。另外,蒲某還和朋友談妥了,押了蒲某的兩所宅子和掛在他人名下的產業,可以借到二百六十萬貫。”

“那也只有五百萬貫……”劉孝元眉頭緊皺。

蒲壽庚豎起一個巴掌,搖了搖道:“不是五百萬,而是五千萬!”

“五千萬!?”劉孝元瞪大了眼珠子。

“五百貫萬定金,至少可以定下五千萬石糧食!”

“定金?”劉孝元的眼珠子瞪得更大了。

“秋天交貨,交貨地點是鎮江米市,每石一貫(南宋的一貫就是800文錢),先付80文定金。”

鎮江是長江和運河的交匯點,又在江南,相對比較安全。因此是大宋最大的米市所在地。而糧食的期貨交易,則早在唐朝就非常流行,商品經濟非常發達的南宋更是如此。往往是青苗還沒發出來,米糧已經賣出去了。

而在鎮江米市,糧食的期貨交易也非常流行。模式就是買賣雙方訂立“遲約”(按照後世的話說就是遠期交割合約),買方付定金,賣方立“遲約”。而“遲約”如果是和知名的大糧商所立,還可以轉讓。

蒲壽庚湊出的五百萬貫,如果買入當時就交割的現貨,最多買入五百萬石糙米。如果買入秋天交割的期貨,那就能定下五千萬石——這可不是個小數啊!

劉孝元摸了摸下巴,“可是這五千萬石糙米是秋季交貨的,那是秋收後的事情了吧?”

“不錯。”

蒲壽庚道:“但如果秋季交貨的米糧價錢暴漲,就會有人囤積存糧到秋後交割了。而且……蒲某現在雖然有些落魄,但好歹也曾經是天下第一豪商,在泉州、臨安、明州的商界,特別是番商中間,不客氣的說,蒲某是可以做到一呼百應的。如果能讓大家看到炒賣糧食有暴利可圖,再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比如北地三國要大量購買,川楚藩鎮要屯糧備戰雲雲,就肯定會有人跟風買入!

到時候……就不是蒲某的五百萬貫,而是一千萬貫,兩千萬貫,三千萬貫往裏面投了!這宋國的糧食雖然多,但是和宋國富豪巨商們的錢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這糧價,蒲某要炒肯定能炒起來,現在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在高位把手裏的‘遲約’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