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重騎是怎樣練成的(第2/2頁)

所以陳千一使得是個劃字訣,就是用刀刃在敵人或敵人胯下戰馬的身上劃過。借助馬力高速運動的長刀,僅僅是一劃而過,也足夠給目標的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轉瞬之間,一個黨項騎兵的大腿上的皮甲便被割開,長刀的鋒口劃過血肉,鮮血頓時噴出,同時還伴隨著撕心裂肺的慘叫!

跟在陳千一身後的騎士,也紛紛撞入了黨項騎兵之中,兵器入肉的聲音,重物墜地的悶響,傷者垂死的哀嚎,還有戰馬負傷後的嘶鳴同時響起。

陳德興手中的馬槊舞動著刺出,驟然就撞上了迎面的黨項騎兵。他這一世可是有一副好身板的,身長力大,使用的也是長達一丈二的馬槊。這長度,都已經趕上鋼甲長槍兵的長槍了!

這槊和槍、矛的外觀所差無幾,但是價格卻昂貴了不止百倍!而且還經常有價無市,因為馬槊的長杆並不是尋常木杆,而是拿做弓用的柘木為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篾,用油反復浸泡上一年,在蔭涼處風幹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幹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這樣制造出了槊杆不僅柔軟有彈性,而且分量比較輕,丈二的長槊也就和七八尺的馬槍差不多重,因此騎士可以單手持槊沖陣。而槊杆的彈性又保證了馬槊在刺中目標後可以彎曲以釋放高速撞擊產生的沖力,不會傷到騎士的手腕。

這種又長又彈性而且很輕的馬槊,簡直就是騎戰的利器,對方七尺的馬槍還夠不著陳德興的時候,已經被丈二的馬槊掃到地上去了——這馬槊比馬槍長五尺呢!

如果要在歐洲找一支類似的騎兵,大概就是使用空心長槍的波蘭鳥毛騎士(翼騎兵)了。不過波蘭鳥毛騎士的空心長槍是一次性的,紮完就斷,以此釋放撞擊的沖力。而馬槊則是可以重復使用的,自然是更上档次的馬上兵器。

不過這等上好的馬戰兵器卻是極不易得,且不說一支槊要花多少錢,便是這生產的工藝和時間,就決定了馬槊是一種軍事貴族兵器!根本不是尋常士兵可以裝備的。而且不是從小打熬磨練出來的真本事,隨便找個農民伯伯練上幾個月也玩不了馬槊,還是老老實實找根用完就扔的便宜馬槍算了。

如果陳德興真的能打造出三千人的能使用馬槊沖陣的鋼甲騎兵,再配合上青銅大炮、鋼甲長槍兵和八旗輕騎兵,把忽必烈趕出中原,再平唐滅宋也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可惜,一支強大的重騎兵並不是那麽容易養成的。必須要有無數個像陳德興本人這樣打小磨練武藝的將門子或者是軍事貴族為基礎才能出現。唐朝前期之所以能有馬槊流行的空間,就是因為有關隴勛貴集團的存在。上有關隴,下有府兵,才形成了唐朝前期強大的武力。

而陳德興現在能使上馬槊,就是因為他是將門出身,這馬槊是他爺爺陳虎山傳下的老古董——對將門而言,馬槊、良弓、寶刀都是吃飯的行頭,而且還可以世代相傳,不用心弄好了可不行。

而且他也是從小被當成將種培養,練了一身馬上馬下的陣戰功夫,在如今的大明軍中,他的戰陣功夫絕對可以排到前三位!只有郭侃和張九兩人可以相比。只見他大吼一聲,丈二馬槊展動。

迎面黨項韃子,就在槊鋒亂抖之際,轉眼就捅翻落馬!借著槊杆的彈性,陳德興猛地抽將槊從敵人的體內抽出,然後狠命一甩,正中另一名黨項韃子的當面,啪的一聲響亮,這黨項韃子竟然被一槊生生掃下馬來!緊接著,陳德興又借助長槊反彈的力量,順勢將槊杆回圈,左手甩開韁繩一下握住槊杆,只用雙腿控馬。同時兩手一起舞動長槊,就往迎面撲過來的一個黨項韃子面門招呼,轉瞬之間,這名韃子臉上就開了個碗大的血窟窿!

而在後方追擊的李恒,遠遠看到這一幕都目瞪口呆了。

這人是陳德興嗎?怎悍勇如此?騎戰的本事,馬上的槍法,簡直就是勇冠三軍的拔都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