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火海,血海(第2/2頁)

隨著連聲的轟響,這個時代最強大的兩支軍隊猛然碰撞在了一起。首先刺入鎧甲的是北明軍鋒利的夾鋼長槍,這種丈二長槍的長度相當於後世的3.8米出頭!而蒙古人使用的馬槍長度不及七尺,也就是2.2米多一點。差不多有1.6米的長度優勢,足夠在蒙古騎槍刺入明軍鋼甲之前,將無堅不摧的夾鋼槍尖插入蒙古勇士的柳葉鐵甲。

不過蒙古勇士雖然槍短,但也不是完全處於下風。因為騎槍向來是單手持的。在馬背上要用一手扯韁繩控馬,下了地面沒有韁繩可扯,蒙古人就一手柳條盾,一手馬槍了。雖然這種柳條盾擋不住青銅大炮發射的霰彈,但是卻能抵擋住北明軍的長槍。鋒利的槍尖會卡在盾牌裏面,刺不進去,也沒有辦法馬上拔出來。這個時候,蒙古人就會把盾牌脫手,然後用胳膊夾住槍杆,順著槍杆再沖上兩步,就能將自己另一只手中持著的長槍猛紮向明軍的鋼甲!

雙方的生命,就這樣毫不吝惜地消耗著。不是北明近衛軍的長槍把蒙古人的身體刺穿,就蒙古用馬槍猛紮近衛軍的鋼甲。

明軍鋼甲正面厚度不過兩三毫米,雖然足夠抵擋蒙古人的弓箭,也能抵擋住蒙古彎刀的揮砍。但是遇上長槍猛刺還是很容易被紮死的!

在歷史上15世紀、16世紀穿著板甲的騎士可沒少吃長槍的苦頭——什麽?蒙古人用騎射教訓了歐洲罐頭騎士?13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可沒那麽闊氣,新大陸還沒有發現,文藝復興還沒開始呢。那年頭的歐洲騎士有件鎖子甲就不錯了,可不敢想什麽板甲的……這種闊綽的裝備,在眼下也只有掌握了煉鋼秘密的北明才裝備的起。

“明王萬歲!萬萬歲!”

戰場上突然響起了震天的歡呼,北明之主,天道教之主,太一神派來拯救漢家億萬子民的降世明王這時已經趕到了前線!日月王旗獵獵飄揚,數百鋼甲騎士簇擁著同樣身著鋼甲的陳德興策馬飛奔而來了!

戰場上正在苦鬥的北明戰士們的士氣,竟在陡然之間飆升到了極限。

“殺韃子!上天庭!”

陳大嗓門大聲呐喊。他的部下也跟著一起呼喊,然後拼盡全身的力氣將長槍一次次捅出!

“殺韃子!上天庭!”

列於長槍兵陣後的弓弩手們也怒吼著射出羽箭,然後迅速的再一次張弓張弩,也不管有多少蒙古人的利箭從天而降。這些弓弩手現在只想著一件事,就是更多更快的將羽箭拋射到蒙古人的頭上!

“殺韃子!上天庭!”

擲彈兵們再次集結,在弓弩步之前,長槍兵之後列成一排,一次又一次奮力投出了點燃了引線的小天雷!

長槍互刺,羽箭互射,明軍還不停的投出一枚枚會炸裂的天雷。頓時就將戰場變成了屠場!而不可一世的蒙古怯薛勇士,卻突然發現他們在和漢家武士的這場血腥較量中,完全處在了下風。

陳德興!那是陳德興!

蒙古大汗忽必烈倒抽一口涼氣,他這才想起來,自己的這個死對頭他不是人啊!人家是半人半神的存在!雖然荒誕不經,但是明軍上下卻深信不疑,所以陳德興一出現在哪裏,那裏的明軍就會陷入瘋狂狀態,戰鬥力也隨之飆升!

“朕也要向前!”忽必烈吼了一聲。“全線壓上去!”

現在已經是關鍵時刻,他可不能在陳德興面前慫了。否則蒙古軍上下就會生出畏懼之心了(其實現在已經有點怕了)!要是人人都害怕陳德興,以後的仗,可就沒法打了!

“大汗,前面危險!”

怯薛長安童看到忽必烈下了望樓,就要翻身上馬,連忙上來相勸。

忽必烈不理他,只是一指自己的大纛。“把大纛挪上去!到沙盾車那裏去,朕要讓所有的蒙古勇士知道,朕和他們並肩作戰!”

隨著象征蒙古大汗的九纛緩緩前移,蒙古人的歡呼聲也響徹天際。

“大汗萬歲!蒙古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