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三國殺(四)掘墓人(第2/2頁)

跟著忽必烈而來的蒙古重將宗王聽了這話都是一頭霧水,有幾個還想說些什麽,卻被忽必烈一揮手阻擋住了。

“你們不懂,不要說什麽了,事到如今就只有戰了!”忽必烈回頭掃了眾將一眼,“你們誰去試探一下?”

“某家願往!”頭輦哥大聲應道。

這次跟隨忽必烈而來的五個萬戶長分別是怯薛長安童,左翼第一萬戶長頭輦哥,右翼第一萬戶長塔察兒,右翼第三萬戶長忽憐(蒙哥的女婿),左翼第四萬戶長忽魯歹(成吉思汗庶孫)。其中安童是掛名的,怯薛軍是忽必烈親自在指揮,當然沒有讓老大第一個沖的道理。塔察兒也不會出頭的,他的兀魯斯沒有了,心裏正窩火呢!至於忽憐和忽魯歹,只是因為身份高貴又和忽必烈親近而當上萬戶長的,而且他們倆的萬人隊中一多半是東道兵,攻堅打硬仗是不行的。所以能上去的也只有頭輦哥的萬人隊了。

“試探虛實即可,”忽必烈低聲囑咐道。“用不著拼命,俺們大蒙古的血本不能隨便拿出來消耗。”

忽必烈這次親自帶著幾萬大軍出擊,與其說是想擊敗陳德興,還不如說是想親眼見識一下北明軍是如何作戰的。以便找出北明軍的弱點,在將來戰勝他們。

至於眼前這幾萬漢人是不是要殺光,他倒是不在乎的。反正這些漢人到了燕雲,還得陳德興想辦法籌集糧食去喂飽他們!

只要設法誤了燕雲和遼東的農時,陳德興就會繼續困於糧食——至少忽必烈是這樣認為的。而李璮應該是比較好對付的,只要滅了李璮,北地就是元明相爭,蒙元畢竟根基深厚,完全可以用持久之戰耗盡陳明的元氣!

這樣天下,至少北地還是大蒙古的!忽必烈心中暗下決心,等到把這場亂子平下去,大元一定要學大金、大宋,要貴文輕武,要讓漢人去讀四書五經,不能再整日打打殺殺了……哪怕不滅掉南邊的大宋也成。

漢人要都磨礪出了武力,那大蒙古就是一盤菜啊!

就在忽必烈已經找到長久統治漢地,真正促進民族融合的不二法門之時。他的愛將霸突魯正臉色蒼白的看著大隊大隊的大唐府兵在自家堅守的寨墻前面擺出了厚實的軍陣,甲胄在陽光下耀眼生光,一根根長槍如林般指向天空,紅色的羽林軍旗迎著北風高高飄揚。

而在陣列前方,架起了十幾具三弓床子弩,正在一輪又一輪的發射著天雷箭,很有一點壓著蒙古軍轟擊的意思。

其實蒙古軍中也有不少三弓床弩和天雷箭,但是這種武器對於移動中的步兵方陣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一方面三弓床弩很難調節射程,如果沒有擊中唐軍步兵方陣,天雷箭就會飛到他們身後去。

另一方面,天雷箭的頭部有個裝火藥的“戰鬥部”造成其穿透能力不佳,集中目標後“戰鬥部”往往會留在人體內,造成引線被人的鮮血澆滅而無法爆炸。因而元軍的天雷箭給唐軍步兵造成的傷亡相當有限。

此外,三弓床弩因為是直射武器,只能放在陣前使用。因此在唐軍的幾輪沖鋒突破後,元軍的三弓床弩大多毀壞遺失了。

而唐軍的天雷箭因為是轟擊固定目標,所以大半能在元軍的陣地上炸開。這些天雷箭的威力雖然不怎麽大,但是沒完沒了的轟擊還是挺打擊守軍士氣的。

這時唐軍的三弓床弩突然停止了射擊,這意味著他們步兵的又一波進攻又要開始了!

霸突魯按著寨墻邊緣重重吐了口氣,回頭臉色鐵青的下令:“抽調人馬,準備填缺口,不能讓偽唐的逆賊把寨墻奪了去!俺們要死守此間,直到三日之期屆滿!”

看到部下得令而去,霸突魯又長嘆一聲,仿佛是自言自語地說:“入娘的,都說李璮不能打,現在怎生就這般厲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