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三國殺(一)(第2/2頁)

汪家是隴右地方的漢侯,同中原漢侯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巢在北方漢地的西部邊緣,大蒙古便是在燕雲、山西和河南敗了,也能輕輕松松把鞏昌汪家的婦孺殺個幹凈!

所以汪家在所有的漢侯中對蒙古是最忠心的,他們甚至連漢人身份都拋棄了,攀上了蒙古汪古部,算是蒙古人了。不過他們的蒙古人身份卻一直也得不到蒙古歷代大汗的完全承認……蒙古人承認汪家族長汪田哥是蒙古人沒有問題,可是鞏昌汪家擁有兩萬戶屬民,要都算蒙古人可就太多了。

不過忽必烈現在已經答應汪田哥了,等打完眼下這一役,鞏昌汪家就是蒙古人了。不僅汪家人可以當一等蒙,連帶汪家兩萬戶也可以算蒙古人。汪田哥和他弟弟汪良臣都封蒙古萬戶長!

兩個蒙古萬戶,要是放在原本的歷史上那該是多大的利益啊!可是如今,大蒙古很有一點日薄西山,現在去當蒙古人到底是福是禍,真是很不好說啊!

“舜輔,大兵散於太原四面,沒有幾個時辰集中不起來,南面只有你我二人所將的萬人隊。今日的頭陣便是汪古部的!”

霸突魯對於忽必烈拉攏汪家的用心,也是領會深刻的。汪家已經是大蒙古手中為數不多的比較可靠的漢奸走狗了,一個蒙古身份還有什麽不能給的?既然都已經要給了,早點晚點又有什麽分別?

聽到霸突魯直接稱汪家為汪古部,汪田哥眼前一亮:“都元帥,能否將這個好消息通告全軍以振士氣?”

“好啊,李逆不知用什麽法子鼓了士氣,俺們也不能墮了威風,現在就告訴汪家的軍將,他們現在已經是高高在上的蒙古人了!”

霸突魯笑著點頭,把住馬鞍,飛身上馬,在他背後,九根蘇魯錠長矛組成的九斿白纛被高高舉起。這是成吉思汗授予他祖父木華黎的大纛,曾幾何時這大纛所向之處,大蒙古的鐵蹄便會踏向何處,整個中原都在它面前瑟瑟發抖!

……

象征蒙古大汗的九斿白纛在太原城下高高舉起的時候,蒙古大汗忽必烈本人的身後,卻不見九斿白纛的蹤影,不僅沒有九纛,連普通的蒙古白色戰旗都沒有打出來。五萬五千大軍,正偃旗息鼓地行進在荒涼一片的華北大平原上。數以千計的探馬遊騎已經被撒出去控制戰場,遮蔽蒙古大軍動向了。

忽必烈率領的這支大軍是昨天晚上悄悄離開大營的,現在已經從下遊淺灘處渡過了滹沱河,現在正向北挺進。五萬五千大軍出動的目標,當然不是區區萬戶漢人難民了,而是陳德興本人……或者是打著陳德興旗號的“三萬大軍”。

進攻北明軍的堅固營壘忽必烈是不敢的,這幾乎就是拿腦袋往北明的天雷和大炮上送!

不過在大平原上進攻行進中的北明軍卻是有些勝算的,如果還能打陳德興個措手不及,沒準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戰果。

所以忽必烈的計劃就是以一部(5個千人隊)去攻擊撤退中的難民隊,再任由護送難民的明軍派人去向滹沱河北岸的明軍大營求救。

而忽必烈的主力則在大平原上和北上救援的北明軍一戰……如果北明軍不是三萬人掃數北上的話!

不過此刻的忽必烈大概也沒有想到,昨天晚上,他的對手陳德興同樣帶領著九千名北明軍,悄悄地離開了滹沱河北岸大營,只留下了一個佐領的正黑旗馬隊在虛張聲勢。

而為了避開蒙古人的哨探,他的一萬出頭的大軍是沿著太行山邊緣向北開進的,同樣偃旗息鼓,還派出了他的黑旗馬隊去遮護大軍。

而在真定路和保定路交界的地方,還有另外一支為數三千余人的明軍,在郭侃的指揮下正護送著數萬漢人難民緩緩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