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做做樣子(第2/2頁)

陳德興笑道:“燕京的兵馬不必掃數南下,孤王的近衛師,郭卿的銀甲兵,再加上一師步兵,一師騎兵,正黑旗馬隊,再帶半個炮旅就行了。”

李翠仙默默心算,近衛師不過三千人,郭侃的一旅兵也是三千人,一師步兵四千,騎兵師只有一千五百人,正黑旗馬隊有兩千人,半個炮旅只有六百人。這些部隊加一塊兒僅僅一萬四千一百人,而忽必烈的主力很有可能多達二十萬!

妖女頓時緊張兮兮地看著陳德興。陳德興沖她笑笑,然後對劉和尚和張世傑道:“和尚,運糧進燕京的事情你來管,中軍留一個師守燕京就夠了。

軍師,現在可以在燕京募兵了。燕雲之民不比江南民眾,他們多習武藝,長於刀弓。可以在燕雲先募集丁壯萬人,隨征的民夫願意入伍也都允了。先許他們軍功田150畝和立功封爵,入伍時給安家錢十貫,同時按照尋常士卒的標準發每月一貫的兵餉。若自備武器者,再一次發給三十貫兵器錢,要求自備一刀、一弓、一杆長槍,另四十支箭簇。若攜帶馬匹者再按照一馬二十貫給錢。至於盔甲一律折現吧,給三十貫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燕京本是蒙古軍兵器的重要產地,城內有許多工匠,也給他們點生意做做。”

十貫安家錢,三十貫兵器錢,三十貫盔甲錢,再加上150畝地,便是北明軍募兵的基本開支了!絕對算不上便宜,不過沒有這些開支,招募來的軍隊就很難上陣打仗。冷兵器時代的生產力就決定了武器裝備價格的高昂,而一支能打硬仗打勝仗的精銳軍隊,又離不開相應的武器裝備。

而中原王朝自唐朝的府兵制崩潰後,在武器裝備方面一直就是個大問題了——腐敗的封建官僚體系根本沒有能力為多達幾十萬上百萬人的募兵提供高質量的武器。而明朝的軍戶們更加長期處於破產境地,同樣無力負擔價格高昂的武器裝備。

所以陳德興采取了鼓勵自購武器裝備的軍事貴族制,將單兵的武器裝備都變成官兵的私人財產——既然是私人財產,當然會得到最精心的維護保養,兵甲的質量當然也是極有保障的,那種偷工減料的東西,可別指望北明的士爵、八旗會掏錢!

當然,北明可以實行這一套制度,也是因為北明的官僚體系比較弱勢。要不然誰肯把采購兵器盔甲這樣的肥差讓出來?

而這一次跟著陳德興南下的一萬四千余兵將,在北明軍中也算是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了。

陳德興的近衛師全部配了簡易的板甲——不是歷史上歐洲騎士穿的從頭裹到腳的板甲,而是一副胸甲,一頂頭盔,再加上腿部和手臂護具,總重量不到三十斤,比起宋國的步人甲輕了一半以上。

郭侃的傭兵旅則有1200人配了板甲,余下的弓手都披皮甲,刀盾兵和長槍兵則都披著類似青唐瘊子甲的冷鍛甲——郭侃的步兵是打過西征的,人人都搶了個盆滿缽溢,這種職業雇傭兵有錢自然會購買裝備,他們的盔甲刀槍也是私有的。所以武器裝備也非常精良。

王陸飛指揮的一師重騎兵也都是人人板甲在身,實際上他們是最早裝備板甲的明軍部隊。這點重騎可以說是陳德興的寶貝,全都是士爵身份,家家都有田莊農奴,薪俸也比其他士爵部隊的軍將高五成。當然不會在裝備上省錢了。

楊阿喜的正黑旗馬隊的裝備稍差一些,因為是輕騎兵,所以只配了皮甲,不過黑漆漆的一大片,瞧著也挺唬人的。

而北明軍中軍第四師算是大路貨的部隊,兵器已經換成鑲鋼、夾鋼的家夥,但是沒有什麽人自購了板甲,都是從南宋帶來的步人甲,也沒披在身上,而是由馱馬攜帶。遠遠看著就好像是牽制馬行軍的無甲騎馬步兵,不過隨同他們一起行軍的中軍炮旅的三個炮連的18門青銅大炮可是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武器!

一萬四千精銳,就這樣在大宋鹹淳二年十月初一,浩浩蕩蕩的離開了燕京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