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民主人士(第2/2頁)

不過這種儒家士大夫對君王某種程度上的架空,並沒有制度作為保障,因此也就難以長期維持。一旦遇上力求振作的“有為之君”,很快就通過一場變法奪回了權力……

而這場王安石主導的變法也就被南宋的儒生視為亂天下的根源!

“賈似道……恐怕不肯如此吧?”陳德興可不認為一個以強宗大族為基礎的“民主國家”會對自己有什麽威脅。即便是江南義門都跳出來組織義軍,也肯定是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要真跳出來然後被狠狠修理一遍才是好事情呢!

“不肯也無妨,”鄧秋忠笑道,“只要清流物議能起來,賈似道便會疲於應付,大宋的人心便亂了五成。而且……草民覺得,賈似道未必不肯,因為他早就疲於應付,就算病急亂投醫也不奇怪!”

“好!”陳德興一拍手,“鄧秋忠,你說的不錯!不過你準備如何實現呢?”

鄧秋忠沖陳德興躬身一禮,道:“請大王盡沒昌國鄧家之田,再給某10萬貫銅,某便去臨安交遊士林,必能亂宋國法度!”

這話一出,鄧明海、鄧明安、鄧明理三人的臉色都青了。這個鄧秋忠想幹什麽?鄧家在昌國的土地可是一族上下的命根子啊!怎麽能沒收呢?

“不沒收鄧家的土地,在下如何去臨安活動?”鄧秋忠解釋道。

原來這個是苦肉計,而且比打屁股更能迷惑人。

“鄧家一年可以從昌國的土地上得到多少收益?”陳德興問。

“五萬石白米……”鄧明海哭喪著臉回答。

“不過就是四萬貫銅嘛!”陳德興一指坐在屋子角落裏的沈百萬,笑道,“沈爵士給了孤王四十萬貫銅,都給你們鄧家充作孤王買田之資。有了這四十萬貫做本錢,什麽生意不能做?何苦守著幾畝薄田?”

“可是……我們是讀書人,不會做生意啊……”鄧明海那個著急啊!四十萬貫銅是不少了,可是會坐吃山空的!

陳德興嗤的一笑,擺擺手:“好做的生意太多了,去找鄧明潮……他會告訴你有什麽生意好做的。”

他頓了下,又道,“另外,孤王再給你們鄧家1000張士紳牌算是添頭。至於官嘛,不能隨便給的。吾北明的官都是要做事情的,不是寫點道德文章就成的。你們若有實幹之才,昌國縣不日就會舉行官考,自去參加便是了。”

陳德興現在所指的官,其實就是事務官,類似於胥吏。放到後世就是個政府機關的科員,當然用不著陳德興這個大王來過問。

“至於你……”陳德興看著鄧秋忠,“暫且留在府中。”他又掃了眼鄧家的幾個和作陪的沈百萬。“鄧秋忠今日所言,不得外傳!違令者殺無赦!”

……

“慶之,你真以為那個鄧秋忠所言可行?”

書房之內,只有陳德興和陳淮清父子二人,相對而坐。

“可行!”陳德興一笑,“搞亂人心而已……咱們在臨安的喉舌《光復》報和《天道》報要不了幾天就會被封了。正好讓鄧秋忠去。我看他挺能搞事兒,沒準就把賈似道搞暈了!”

陳淮清點了點頭,皺眉又問:“那為父這個判台灣府要做些什麽?還有這個……台灣府的府治放在哪裏?”

和儒家爭道統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不過其它的事情還有一大堆。

“現在夷州島還是個荒島,只能慢慢搞,府治就先遷昌國……”陳德興思索著說,“台灣府的重心就是舟山島,既然咱們沒了鄧家的地,自然要在舟山島封士了。差不多10萬畝地可以封3000士,我會安排南洋艦隊的士轉封過來。所以整理土地,建立莊園就是當務之急。其次……便是發展昌國的錢莊業!”

“錢莊……業?”

“沒錯,就是錢莊業!銀錢兌換和借款放貸以及匯兌,對於促進海貿是極為重要的。我打算將昌國縣變成一個錢莊雲集的錢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