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若天道不邪(第2/2頁)

對面一名儒服老者恭謹跪坐,正是當今大唐皇帝李璮。聽到老婦嘆息,李璮忙問:“娘親何故興嘆?”

老婦原來是李璮的母親,大唐太後楊妙真,昔日縱橫山東淮南的女中豪傑,紅襖軍的創始領袖。在李璮之父李全死後,便退居益都,隱於幕後輔佐李璮。現在年事以高,早就不問世事,沒想到今日卻把日理萬機的大唐皇帝招來了她的白蓮宮。

楊妙真道:“既生璮,何生興;既復唐,何有明!”

“娘親以為陳德興是復唐的大敵?”

楊妙真點頭道:“難道不是嗎?你三十余載苦心,才復了大唐半道之地。他才經營幾載?便有了高句麗一國!而且還興起這個力壓三教的天道之教!難道不是大敵?”

李璮道:“若無這天道教……陳明或許還有入主中原的可能。可有了這天道邪教,陳明頂天就是個大遼國。”

他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陳德興現在已經有了掃蕩中原的武力。麾下的漢人軍隊已經接近八萬,八旗兵則超過了兩萬,而且還有依附於他的高麗兵可用。而李璮和忽必烈的本部兵馬也就十來萬人。數量和陳德興不相上下,戰鬥力肯定不如。若陳德興沒有搞出這個三教不容的天道教,而是走傳統的儒道相輔的政治路線,便很容易收服中原和江南的豪強大族。可是他偏偏立了個有點另類的天道教。在中原的儒釋道三教看來,就是邪教一個!而中原江南的豪門大族,無論習文習武,都是三教信徒,他們對天道教的看法,自然和三教一致!

一個被視為邪教頭子的軍閥,想要在中土建立統治,可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若天道不邪呢?”楊妙真敲著桌子道,“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盡打如意算盤!不要當別人是傻瓜!”

李璮不樂意地說道:“娘親,孩兒現在皇帝都做了,怎麽就是如意算盤呢?”

楊妙真瞪了他一眼:“仙兒是什麽人?明霞又是何等眼光的女子?她們都相信陳德興是明王降世,知道凡人所不知的學問,是太一神派來凡間的明王!”

李璮苦笑著搖搖頭,“仙兒是嫁夫從夫罷了,置於明霞……她就喜歡陳德興那樣的粗壯漢子,您又不是不知道……”

楊妙真連連搖頭:“你,還有那個王文統都一個德行,自作聰明!”她突然放低了聲音,“陳德興不日就要南下普陀山……當會路過山東,你邀他在蓬萊一見,暗中布置甲士除了他!”

“什麽!?”李璮聞言一驚,連忙搖頭,“不行,不行……陳德興一死,北明不定就垮了。到時候整個大蒙古全壓在大唐身上,如何打得過?”

“還有仙兒呢!五萬漢士,兩萬八旗,恁般強的武力還會保不住遼東、高麗?你也太小看你女兒了。”

“不行,不行,蒙古未滅,漢人不可再自殘了。若吾連陳德興都殺,史天澤、張柔、張榮、董文蔚、解嚴他們還會追隨大唐?”

“打天下要靠自己,不能指望這些諸侯!”

“諸侯之兵也是要用的……”

“唉!諸侯可以跟隨你,也能跟隨陳德興,若天道不邪,沒準就會從者如雲了!”

“天道教怎麽可能不邪呢?”李璮嘟囔了一句,然後道:“少林寺的永心大和尚,全真教的清和真人,還有曲阜的孔世安(孔子第五十二代孫)都說是邪教無疑了。”

“他們懂個屁!”

“娘親,您……您現在是太後了,不能說這樣的不雅之言。”

“太後怎麽啦?太後就不許罵娘了?”楊妙真哼哼兩聲,面露慎重,緩緩道,“反正我是不相信那個酒肉和尚,那牛鼻子老道,還有那個姓孔的書呆子能贏辯法……你啊,還是早早準備著應付天道教大興吧!”

“怎麽可能?”李璮哼了一聲,“便是天道教贏了辯法,朕一道旨意就能在大唐的地盤上禁了天道教!”

楊妙真擡起眼:“別!就是要禁也不能是咱們大唐先禁,這惡人讓忽必烈和賈似道去做!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