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科學神教(四)(第2/2頁)

“肯定?”廖瑩中皺眉,“倭人不都信佛麽?”

梁崇儒搖搖頭,道:“倭人還有神道,各種各樣的神有很多……而且倭人素來喜歡模仿我中國,既然我們有了天道教,看上去又挺靈驗,他們自然會引入了。對了,群玉兄是為何而來江華島?莫不是也為了天道教吧?”

“自然是因為天道教!”廖瑩中一嘆,“同來的還有幾人,昨日看了通天球,今日就去開京一遊了。”

和廖瑩中同來的李庭芝去開京自然不是旅遊,而是身負外交使命的。不過廖瑩中卻不方便細說,只是一句話帶過。

“群玉兄,你怎麽看這天道教?”梁崇儒問。“這通天球……”

“不是障眼法,肯定不是……”廖瑩中頓了下,又道,“不過我還是不相信那個是法術。”

“是學問,”梁崇儒道:“天道教自己都說是學問了,神仙和咱們凡人的區別就是學問大,曉得什麽宇宙間所有的學問,所以就成神仙了。這個說法……好像就是這麽回事兒。只是這神仙的學問都是……”

梁崇儒皺起了眉頭,吞吞吐吐的沒有往下說。他可是吃足了得罪陳大仙的苦頭了,不大敢妄加評論了。

“都是小道!”廖瑩中倒是不信這個邪,“天道教的道未及大道,不似孔子孟子之說,直指大道。其道,皆是世間萬物之理,乃是格物之理。”

梁崇儒思索了片刻,點點頭道:“格物之理本是小道,但是天道教要是做大了,小道也就成了大道!”

廖瑩中放沉了聲音:“這是道統之爭!陳德興要用天道教和儒家爭道統!”

……

“明經兄,這陳明王的道,雖說不是大道,但卻是可以驗證之道……不能驗證者,真假難辨,焉知真道。這話說得在理!大道難證,小道易通,得證億萬小道便近似神,能建地上天庭,能治天下大同,能讓庶民享物質之豐富。這難道還不如儒家治天下的大道嗎?”

同樣的夜晚,在緊靠著天道教高麗總壇的一間客棧的上房之內。郭守敬正捧著一本《天道、科學和實證》贊嘆不已。看他的樣子,儼然是被陳德興的科學神教迷惑了。

陳德興的科學神教在13世紀很有點高低通吃的意思,無知庶民看到各種“科學神跡”自然會無比信服,將陳德興當成大仙來拜。而高端的精英,則會被《天道、科學和實證》一書所迷惑。這本書上的道理,主要就是科學萬能——萬能了自然就是神了!其次便是實證主義的哲學思想,強調感覺、經驗、實驗和推演,輕視形而上學的那些探究根本大道的哲學思想。認為探究根本的通天大道是好高騖遠,探究可以實證的億萬小道才踏踏實實的求道做學問。如果能得證億萬小道,那無需探究通天大道,也能近似於神,也能讓天下大治,也能讓萬民大同。

而且在《太一光明經》中,陳德興還描繪出了一個理想化的天庭世界,這個世界的物質財富已經到了極大豐富,以至於人人都可以得到他們需要的一切物質財富。而這個世界的精神文明也到達了至高的境界,人們不是為了取得財富而勞動,勞動本身已經成了第一需求……

而這個理想化的天庭世界不僅存在“想象”,而是可以通過得證億萬小道而逐步實現的——因為科學知識是可以轉化為生產的,掌握的知識越多意味著生產的物質財富越多,當世人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之後,他們能夠生產的物質財富將會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而且,陳德興還拿蠻荒之地靠漁獵為生的野蠻人和相對富庶的江南百姓相比——江南所生產的物質財富,要遠遠勝於整個大蒙古國,究其原因,便是江南之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並且將這些知識用之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