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宿命之敵(五)(第2/2頁)

剛剛殺了親弟弟的忽必烈卻當成沒有這麽回事一般,只是在酒宴上比手劃腳說著目前中原和遼東的事情,滿口都是陳德興如何善於用兵,陳家軍在他的調教下如何勇悍,遼東、中原的形勢如何危機。忽必烈的口才當然是好的,他雖然沒有和陳德興的軍隊當面較量過。但也將海津鎮之戰、莊水之戰描述的活靈活現!而在坐的阿裏不哥系的將領,大多都跟隨蒙哥汗在四川和陳德興對過陣,知道陳家軍有多強,現在聽忽必烈一番描述,似乎比之前在四川遇到時又強了不少!一個個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中原、遼東局勢居然真的危險如此,幸好忽必烈行事果決了斷了蒙古內訌,否則大蒙古國不能集中力量對付強敵,下場真不知道到底如何!

而忽必烈一邊替陳德興吹噓,一邊也在留意一幹蒙古重將的表情變化。看到眾人面露憂色,連喝酒吃肉都沒有什麽興趣的時候。他方才話鋒一轉,說起了對付陳德興、李璮二人的辦法。

“這陳李二賊之所以能做大,究其緣由在我看來就是兩個:一是咱們蒙古人不團結,若不是我和阿裏不哥相爭,憑著大蒙古國的力量,李璮如何敢反?陳德興充其量就是一海賊!

二是咱們蒙古人治理漢地的辦法不對頭!漢地自有漢地的一套規矩辦法,不能用咱們蒙古的辦法去治理……除非咱們把漢人都殺光!可那樣誰來替咱們種地?誰來替咱們做奴做婢?”

末哥皺眉:“四哥,你的意思還是要行漢法?”

忽必烈哈哈一笑:“不要漢地也可!殺光漢人現在看起來不可能了……陳德興、李璮二賊靠硬打是打不下的。其余漢侯也不會容許咱們殺光漢人。要硬來的話,他們都得投靠陳德興、李璮。我反正是打不過他們那麽多人的,你末哥若能打平了漢人,我就把汗位讓你。”

末哥忙不叠搖頭:“我也打不過他們……塔察兒那麽能打都慘敗成那樣了,我要是去了,說不定已經讓陳德興殺了。這大汗還是你來吧。”

忽必烈只是大笑:“我是有辦法的,不過這辦法不是硬打……塔察兒已經硬打過一次了,沒了兩萬多蒙古的好男兒,打死的陳德興所部漢軍不知道有沒有兩千?生女真倒是殺多了一些,可那有什麽用?陳德興現在沒準已經打到沈陽路了,他治下的生女真至少二十萬,引弓控弦之士起碼四五萬!比原來還多幾倍!

所以硬打這法子行不通的。對付陳德興、李璮必須要智取,必須要以漢攻漢!而要以漢攻漢,那我這個蒙古大汗就要偽裝成漢人的皇上,稱帝、行漢法、開科取士都是必須的。當然,那只是在漢地搞搞,到了草原上我還是薛禪汗。你們說這樣行不行啊?”

話說到如此份上,末哥、鈕麟他們豈能不依?漢地是花花世界,蒙古人每年從漢地搜刮的財物數不勝數,如何舍得放棄?而要和陳德興、李璮硬打,蒙哥、塔察兒的教訓擺在面前,一個已經作古,一個快把老本輸光了。硬打顯然也不是什麽靠譜的辦法,那麽就只能聽忽必烈的話用智取了。

末哥笑問道:“四哥,是不是回了開平以後就你就要做中國的皇帝?”

忽必烈搖搖頭:“不回開平去了,開平是草原上的城池,可當不了中國的帝都。我已經想好了,去陜西的京兆府登基做皇帝。京兆府原名長安,是漢唐故都。而且地形險要,有關河之險。距離漠南蒙古也不甚遠。是個建都的好地方。至於和林,那裏仍舊是我大蒙古的國都。”

“四哥,那大蒙古國的中央兀魯斯和這個……中原的國是一個國嗎?”末哥皺著眉頭又問。

這可不是多此一舉的問題,中央兀魯斯是黃金家族的公產!不是忽必烈一個人能說了算的。

“不是一個國,”忽必烈自然知道其中的關鍵,他現在可沒功夫去和蒙古西道、東道一堆宗王糾纏這事兒。“吾在中原建立的國家,你們就當它是忽必烈兀魯斯好了。”

和歷史上旦情況不同,忽必烈這回不是要將大蒙古國改造成大元,而是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兀魯斯,地盤就在長城以南的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