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堵上門兒打臉(七)(第2/2頁)

另外,這些色目奴隸們如果能找到肯為他們支付贖金的親朋好友,也是可以提前得到自由的。不過……海津鎮內的色目人幫不了他們,因為這些色目人也會成為北伐軍的奴隸!

二等色目在陳德興看來不算什麽,不過一等蒙古還是挺紮手的。他現在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轉向了徘徊在海河以南七八裏外的兩個蒙古千人隊身上。

用望遠鏡觀察了幾眼,陳德興就能確定,這些隊形有些散亂,衣甲旗號顯出陳舊的韃子,根本攻不開自家步卒的方陣。

這些都是韃子中的老弱,雖然還能上馬作戰,但是戰鬥力卻是不行的!

兩個旅的步卒已經背靠海河列陣,還將6門大炮和6架三弓床弩也推了上去。正在和遠處的蒙古人對峙。還有幾百北伐軍的騎兵也在海河邊上,已經停止了運動,正在休息。

“姜雖然老了,但味道卻是辣的!”陳德興放下望遠鏡,輕輕嘆了口氣。

在長達數十年的蒙古征服戰爭中成長起來老卒果然不是那麽好對付的。無論是驅使色目戰於城下,還是率領蒙古馬隊棄城遊走,無疑都是最佳的選擇!

海津鎮沒有真正的城墻,根本無法防守。戰於城外和守城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卻可以讓蒙古騎兵在形勢不利之後及時跳到外圍去。

如果讓人圍困在城裏,那就只能全軍覆沒了。而兩個全軍覆沒的蒙古千人隊是不會給陳德興的後路造成任何威脅的。這樣陳德興就不必在海河河口駐留重兵,還可以縱兵四掠去裹挾更多的北地漢人。

但是這兩個騎兵千人隊的存在,就讓陳德興無法放開手腳行動,只能局促於海河沿岸。

而這等靈活機動,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作戰方式,其實才是蒙古騎兵相對裝備了青銅大炮的北伐軍最大的優勢所在!

“殿下,這是蒙古人的老戰法了,沒有把握不決戰,而是四下遊動和咱們周旋。咱們要是派步騎跟上去,他們就會和咱們兜圈子。論起在野外周旋,咱們比他們差太遠了。要不了一天就會人困馬乏,到時候準不是他們的對手。如果不理他們,咱們的探馬遊騎就很難派出去。整個戰場就會被這兩個蒙古千人隊遮蔽。咱們掌握不了燕京方面的虛實,他們卻時時刻刻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這燕京咱們是去不了啦……”

北伐軍的軍師張世傑跟著陳德興一起出征,他在京湖、兩淮前線多年,對蒙古人的戰術非常熟悉,更是南宋這邊騎兵運用的專家。

相比沖陣、騎射,騎兵更大的作用其實是遮蔽戰場。在眼下的戰爭模式下,擁有優勢騎兵的一方面可以撒出大量的探馬遊騎,用小隊格鬥廝殺的辦法,把對手的探馬遊騎從戰場上趕走。

這樣戰場面對擁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單向透明!沒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就會變成瞎子、聾子!就好像解放戰爭中的藍軍一樣,一舉一動都讓紅方掌握,而紅方的行動他們卻一無所知。

這沒有騎兵優勢的一方,在戰場上面有多被動就可想而知了!

“無妨,”陳德興搖搖頭,沖張世傑一笑,“我本不欲去打燕京,哪怕讓蒙古人控了戰場也無礙。待收了海津鎮的人口財貨咱們就走,退回海河口去築個塘沽城!在忽必烈家的門口築個城,堵著他的門!我倒看看忽必烈能不能忍下這口氣!”

張世傑一笑:“韃子要是不能忍就只能用腦袋來碰咱們的銅墻鐵壁了!不過這忽必烈也不是等閑之輩,只怕是能忍上一陣子的。”

陳德興道:“他們有騎兵控著平原,俺們有戰艦控著海洋,決戰於燕京對咱們不利,會戰與海河口則是咱們占優。這一戰就看忽必烈的臉皮有多厚了!不過他便是皮厚也無妨,待海河口的城築好了,我們就移師遼東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