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先復仇者汗(第2/2頁)

但是現在總體的戰略形勢,似乎是很不利於忽必烈了!

“若是講和,就只能依著劉孝元的辦法,重開庫裏台大會了……”忽必烈自言自語地道。劉孝元提出的是假裝要重開庫裏台大會,去忽悠益都的李璮。不過現在看來,得要弄假成真了。

可問題是,要重開庫裏台大會的話,忽必烈多半是選不上蒙古大汗的!

“大汗,您不如學一學陳德興,來個先復仇者汗吧。”忽必烈身邊的謀士姚樞明白主子的心思,低聲建議,“先大汗血仇未報,這不正是大汗和阿裏不哥和談的最好借口嗎?”

“先復仇者汗……”忽必烈嘀咕著看了看大喇叭,“大師,能行嗎?”

八思巴笑著一合手掌:“此事乃是天上的先大汗之意,阿裏不哥不會有什麽異議的。”

八思巴是活佛嘛,自然有辦法和已經死去的蒙哥汗和阿裏不哥討論一下報仇的事情……

“如此最好!”忽必烈長出了口氣,“有大師出馬,吾與阿裏不哥弟定然會冰釋前嫌的。”他回頭又對姚樞道,“傳令給塔察爾和頭輦哥,讓他們勿與陳德興決戰,若陳德興北攻開京,可屠城北走,誘敵至西京甚至龍州一帶再謀斷其後。”

忽必烈皺著眉頭吩咐了幾句,又輕輕嘆了口氣,因為他知道,塔察爾根本不聽自己的話,要不然北高麗早就屠幹凈了……這高麗之地其實沒有什麽價值,有價值的是人口!要是把高麗人殺光了,留塊荒地給陳德興,這位明王還能用高麗的錢物軍糧支持北伐嗎?

……

同一時間。

在清州海津鎮以東的渤海洋面上,海天交界之間突然閃爍起了星星點點的光芒,有數百之多,鋪滿了一大片的海域。

借著鹹淳元年的春季的東南風,陳德興的海軍已經離開了江華島,浩浩蕩蕩駛進了渤海灣,在靠近海河入海口,也就是後世的塘沽外海下了鐵錨,等待天明。

搶灘登陸,在幾百年後是一個無比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兵種密切配合,方能有效實行。而在此時,不過就是用小船駁運士兵上岸罷了。如果蒙古人在海河兩岸無備的話,陳德興甚至能讓自己的戰船直接駛進河道。

數十條小舢板已經被放了下去,穿破了淩晨海面上的霧氣,轟的一聲靠上了海河口的灘塗上面。

舢板還未曾停穩,上面裝的滿滿的北伐軍官兵都已經跳了下來。當先的一個北伐軍排長並未披甲,一手藤牌一手彎刀,猛地跳進了齊腰深的海水裏面。士兵們也轟隆隆的下來,一個個都和這軍官一樣,並沒有盔甲護身。

“燕趙之地,俺們踏上來了!是明王帶著俺們來的!”

家鄉在河北大名府,曾經在史天澤麾下當兵的沈牧野舉著彎刀,已經滿眼是淚。擡頭看看,晨霧之下的海河口靜悄悄的,壓根沒有設防,只有一片望不到邊的朦朦朧朧的大地。

沈牧野又仔細分辨一下,寬闊的海河河口就在自己所在位置的南面。也就是說,自己已經踏上了所謂燕雲十六州的土地!自石晉割土以來,海河便是界河,除了宣和北伐期間曾經短暫克服過燕京之外,海河以北已經有三百多年不是漢家之土了!

沈牧野激動的眩暈不過短短一瞬,就大聲下令,讓士兵趕緊取下小舢板上打好包的甲胄、弩矢。看到大家都披上了甲,他接著手一揮,就帶著幾十名士兵猛地向不遠處的一處高地撲去。根據劉陽打探到的情報,那裏駐紮著海津鎮市舶司派出的稅吏。都是跟著蒲壽庚跑來蒙古的色目人或是蒲家家僮,裝備不錯,有神臂弩和皮甲,還有三架發石機,又占據了高地。雖然現在一點動靜沒有,可他們一旦開始射擊,搞不好就會給登陸的北伐軍造成一定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