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千壯士(第2/2頁)

“就只3000人,另有4000人在定海的沿海制置使司水軍大寨之中。”那武將回答道。

賈似道眼睛一眯:“讓浙江沿海水軍負責監視。”

浙江沿海水軍是6000軍額,其中缺員約1000,另有2000駐紮淮河,余下的3000人大多駐紮在定海。另外,侍衛步軍司還在定海縣所在的慶元府駐軍6000,合上浙江沿海水軍的3000人,共有9000大軍。

賈似道合上書信,丟給了身邊的幕僚廖瑩中:“呂家那位也是夠窩囊,居然連軍營都進不去!”

廖瑩中皺起眉頭:“那都是陳慶之的命令,霹靂水軍是他一手建立的,自然對其惟命是從,等陳慶之入了朝,應該就不會如此了……”

“他可不是孤身入朝的,還有3000精銳傍身,慶元府那裏還有4000人……”賈似道皺起了眉頭,“韓刺史,三衙兵能對付得了他的3000人嗎?”

紫袍武官是權提領殿前司公事韓震,有個梅州刺史的正任官,今年四十多歲,生得儀表堂堂。

聽到賈似道動問,韓震連忙拍著胸脯保證道:“請相公放心,臨安的殿前軍、殿前諸班直、侍衛步軍、侍衛馬軍合計不下七萬,另有水軍三千。二十倍於陳家軍,若要動武,豈有不勝之理?”

“相公,真要動武?”旁邊的廖瑩中才看完李庭芝的書信,眉頭皺得緊緊的。“當不至於如此吧?”

“怎不至於?”梁崇儒也在都房之中,當下就插話道,“若有公主許嫁,一切都好說話。可是官家明明是傾向招真金王子為婿的,三日前吾等都見識過這蒙古王子了,談吐不俗,儒雅有禮,詩賦更是工整,不知比陳慶之這個武夫強多少。”

廖瑩中和陳淮清交厚,此時自然要幫老朋友的兒子說話:“陳慶之畢竟是功臣,而且容貌壯美,早就得了公主傾心,豈是真金可比的?”

梁崇儒嗤的一笑:“除了容貌武力,陳慶之哪點兒比的上真金?明日官家就要在北內賜宴,真金和陳慶之都須前往。公主許嫁與誰,多半就要明朗。到時候就怕陳慶之一時沖動……”

說這話的時候,梁崇儒很有些幸災樂禍。真金南下可以說是他首倡的,不想竟然成事了!

他咬咬牙,看著賈似道:“相公,依屬下看,最好是等陳德興出了北內就拿人,同時派兵突襲霹靂水軍駐地,把那3000人一個不留都解決了!”

廖瑩中怒道:“梁易夫,你胡說什麽呢!陳慶之就算娶不到公主也是右武大夫,沒個罪名,你說拿下就能拿下的?還有霹靂水軍的3000人是禦前軍,怎能無端發兵攻打?這要是傳到四川、京湖,各路節帥還不被嚇反了!”

“怎麽沒有罪名?台臣早就彈劾陳慶之貪鄙無恥,以水軍官船走私,還有暗通益都之嫌!”

宋朝雖然文貴武賤,但也不意味著可以隨便捉拿一個領了遙郡的高級武官——就是官家也不能這樣胡來,若是沒有罪名就下旨拿人,宰相是有義務封駁聖旨的,否則便是宰相失職。

而根據宋朝的制度,要動陳德興這個級別的官員,需要禦史彈章,然後由官家下旨抓進台獄(也有不抓直接竄貶的,不過這樣就要給受罰的官員留個官身了),由禦史台負責審問,最後再由官下聖諭定罪。除非是軍情緊急,否則嚴懲官員就得走這麽一個程序。

賈似道在那裏皺眉半晌,最後還是搖搖頭道:“台臣彈劾的罪名太重,一個跋扈也就夠了,他到底是功臣,提舉宮觀總是要給的,而且官家也不想撕破臉。還在宗室裏面尋了個女子,準備以公主的名義下嫁。也算保全功臣了……若他還不識相,那可就要窮治其罪了。”

廖瑩中一怔,一下站起,焦急地道:“相公,不至於如此吧?”

賈似道難得在臉上顯出猶豫的表情,輕輕嘆氣:“群玉,現在不是某要對付陳德興,是他自己運氣不好,又不知道知難而退。一邊把著兵權不放,一邊又對公主不死心。若是知道進退,現在就應該自解兵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