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忽必烈(第2/2頁)

殺飛始可言和的故事,在北地還是頗有些人知道的。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漢奸,都知道大宋官家不是個東西,最喜歡殺害精忠報國的大將。先有嶽飛,後有余玠,中間還有一個死得莫名的孟珙。

忽必烈扭頭看看幾個穿著儒衫的漢人幕僚,楊惟中、姚樞、劉秉忠、許衡、竇默、楊果、郝經,除了一個自小被蒙古人擄去,在窩闊台大汗身邊當奴仆當出頭的江淮、荊湖宣撫使楊惟中,其余都是北地名儒。和南方高高在上的大儒不同,北地漢儒地位可沒有漢軍世侯高貴,更沒有科舉入仕的渠道,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幕僚。一開始是給北地漢侯當個幕僚,後來忽必烈主持漢地軍務,重視拉攏儒生,他們才有了出仕金蓮川幕府的機會。

“大王,陳德興此賊是吾大蒙古死敵,理應千方百計予以鏟除。只是這議和同殺興不宜並列而提,以免和局長久拖延,大軍久頓江淮。”

開口說話的是劉秉忠,他的從子劉孝元已經潛入江南,還聯絡上了番商蒲壽庚。和劉孝元聯絡的使命,現在就是由他負責的。因而他也知道了一些陳家父子勾結賈似道,得寵於理宗皇帝的事情。

劉秉忠頓了頓,斟酌著道:“大蒙古征伐南蠻已經二十五年,四川、京湖、江淮幾成白地。如今南蠻國中有不少人深恨蒙古,即使願意言和之人,都未必信我。若提出殺興,則彼必會起疑。以為我欲使計殺彼大將,而後再毀約南下,盡屠江南。昔日金兀術雖提殺飛始可言和,然言和卻是在殺飛之前。

紹興和議乃成是在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初七,嶽飛被殺乃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而且在紹興和議之前,宋金之間早就已經停戰。如此宋庭才能先解除嶽飛、韓世忠等重將之兵權。而後要留要殺,才是宋主一言而決之事。如今蒙宋大戰方酣,陳德興又手握重兵,宋主就算再昏庸也不會起殺心的。”

要殺一個手握重兵,而且能征善戰的軍閥可不是一道旨意賜死拉倒的。就算用個什麽計策害死了陳德興,他的一萬多軍隊也要派大軍去解決。以霹靂水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恐怕十萬宋軍都打不過他們!而且現在蒙宋大戰正酣,理宗皇帝哪裏抽得出十萬能打的兵去對付霹靂水軍?

“若是停戰,宋主就會鏟除陳德興了?”忽必烈摸著胡子,有些不大確定的問。

停戰看來是肯定的,不是因為蒙哥汗之死。而是因為霹靂水軍忒犀利!有他們在,蒙古大軍根本不可能渡江。渡不過長江,蒙古大軍再向南的意思也不大了。

“那就要看陳德興是不是忠臣了。”張弘範的老師,北地大儒郝經接過話題,皺眉道,“嶽飛、孟珙、余玠皆是精忠報國的好臣子,所以才會被殺被斥。若陳德興也是忠臣,使些計策當然可以除掉。可他要是個居心叵測的奸佞……就得另想辦法鏟除了。大王,不如派屬下去宋軍營中說和,順便打探一下陳德興的虛實。”

忽必烈點了點頭,道:“就依郝經所言,不過用計鏟除南蠻大將之事想來不易,若不成也別強求,多要些歲幣才是最要緊的。此次出兵多至三十余萬,攻戰數年之久,不但損失慘重,而且掠獲不多。若是不能得個百萬歲幣,這北地的元氣不曉得要多久才能恢復。”

“屬下定不辱命!”郝經躬身應道。身為忽必烈的幕僚,他是最清楚對方在打什麽算盤。蒙哥汗一死,蒙古大汗的寶座可就空出來了,誰當新的大汗,照規矩是要由庫裏台大會推舉的。要爭取與會的蒙古宗王支持,自然是少不了用財物收買。而忽必烈的金蓮川幕府和其所管轄的漢軍世侯因為這場南征都開銷巨大,又無甚所得,到時候拿什麽去收買東道、西道的宗王?和當選大汗相比,殺陳德興真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