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黃埔軍校的節奏(第2/2頁)

陳德興淡淡地說著自己的招生條件。開九鬥弓就是招效用的要求,並不太難。五尺三的身高差不多是一米六,宋人的身高和後世差不多,一米六已經算矮了。三十歲在這個年代不算年輕了,年過三十就可以自稱老夫了。這些個要求都不算高,想來是能拉到些人的——現在就是拉人頭的時候嘛。

“這段時間事情可真是不少,”陳德興端起桌子上放著的茶盞抿了口涼水,繼續說著,“除了造船、軍校、教官制之外,就是辦小報了。我在臨安時已經和寶佑四年的狀元文文山說好了,一塊兒辦小報宣傳民族大義。報紙的名字叫《光復》,在揚州也要刊印,印刷場就開在軍營裏面,由軍校負責印發。另外,軍中還要發自己的小報,名字就叫《醒獅》。秀才,這事兒由你主管,軍中官兵都可以給小報投稿……等來日進兵川江,還要組織專人寫戰情通報。”

他又緩緩地掃了眼屋子裏坐著的人們,淡淡一笑,再從牙縫裏面擠出來的話,似乎就帶著金石的聲音:“軍校、教官制、小報宣揚大義。這三件事情雖然看起來和打仗沒有關系,但是俺們只要用心做好了,霹靂水軍就和大宋其他的軍隊不一樣了,就是真正的精銳,是北虜大汗的怯薛軍都比不了的精銳。有了這樣的精銳在手,俺們就是這天下的砥柱,就是普天下億萬漢人仰望的雄軍!而諸位的前程,都將不可限量!”

話音掠過,語調肅殺。而這些話都是頗有深意的,在坐的諸將有人能聽懂,有人聽不明白,但是他們都知道,自己所在的霹靂水軍一定成全天下獨一無二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