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還敢立軍令狀麽?(第2/2頁)

李雄和他的忠義軍各營將佐,也都身穿紅襖,只是策馬侍立在李翠仙身後,眼神當中也盡是憂色。

李璮、李翠仙暗通賈似道,在益都李家內部,也是最高的機密,只有李璮、李翠仙父女和隱居幕後多年的楊妙真,還有楊妙真的義女楊明霞,弟子崔月兒等五人知曉。連跟隨李璮多年的義子李雄,也只知道李璮擁兵自重,不大服從蒙古號令而已。

至於跟隨李雄、李翠仙出陣的李家軍將們,也只當自己是蒙古大軍的一分子,對於眼下日益艱難的戰局,自是憂心忡忡,擔心一旦兵敗會回不了家園。到時候四條腿的蒙古騎兵,可不會管兩條腿的漢軍步兵死活的!

不過李翠仙卻是面帶微笑,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聽到身後馬蹄輕響,便知道是自己的義兄李雄,她低聲問道:“四哥兒,都準備好了嗎?”

李雄看了李翠仙一眼,壓低了聲音道:“三姐兒,都已經備好了,每名軍卒都帶了六日的口糧。”

李家紅襖軍的規矩,一日野戰口糧就是兩斤米面,六日口糧便是十二斤,加在普通軍卒身上可是個不小的負擔。因而這樣的安排,是極不尋常的。只要稍有經驗的軍將,都知道上面在打隨時開溜的算盤。

李翠仙噓了一口氣,回頭看看十幾步外列隊等候出發的大軍,還算嚴整肅靜。此時,蒙軍大營方向有沉悶而密集的蹄聲傳來,顯然是蒙古騎兵出動了。她轉過頭來,低聲切齒道:“明後兩日必有苦戰,若不勝,這六日口糧便是俺們幾千紅襖兒郎的性命!要是肚子裏面沒食,俺們可難生還淮北了!”

李雄卻沒有答話,他也實在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只是李翠仙容色異常平靜,讓他感到了幾分安心,當然還有遺憾。現在李三郡主的表現,分明就是大將之風嘛!這益都李家第三代最傑出的一人,為什麽是個女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