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屍遍野(第2/2頁)

不過,這些個禦前諸軍卻有戰鬥力不斷衰竭的毛病。往往新立之時,眾志成城,上下用心,部隊的戰鬥力也最強。而天長日久之後,封建軍隊的種種弊端也就一一顯現,部隊的戰鬥力自然一落千丈。在權相韓佗胄發動的開禧北伐中,禦前諸軍就出盡了洋相。

所以從開禧北伐失敗後,南宋前線各地的守臣們便紛紛開始招募新軍以取代原先的禦前諸軍。很有一點清末地方大辦團練武裝的意思。當然,這些新募軍也是一樣的半軍閥武裝,同樣有戰鬥力隨著時間不斷衰減的毛病。因而一旦前線告急,守臣就招募新軍以應急已經成了南宋兵事的慣例。而新募之軍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往往就是抗蒙戰場上的主力。等到新募軍的將領軍官們都吃飽撈足開始腐化後,部隊的戰鬥力又開始衰竭變得不大堪用了。而武銳軍就是這樣的武裝。

號角聲在遠處響起,撕破了戰場上的哭喊哀嚎,直直撲向武銳軍的軍陣。這號角聲音,意味著蒙古漢軍步兵的進攻開始了!

陳德興昂首向前眺望,就看見千步之外的蒙軍大陣中央樹起一面巨大的白色旗幟,旗上還有九條飄帶,迎著北風獵獵飄揚——這是一面象征著蒙古帝國赫赫軍威的九遊白纛,蒙古人稱之為“查幹蘇力德”。陳德興在後世去鄂爾多斯旅遊的時候曾經見過這樣的旗幟,那時聽蒙古族的導遊介紹,這旗幟只有蒙古大汗可以使用。

難道蒙古大汗蒙哥到了揚州城下?

“這是也柳幹那廝的旗號!”劉和尚緊皺著眉頭,“就在俺們的正對面,北虜要猛攻俺們這裏啦!”

原來這九遊白纛並不只有蒙古大汗能用的,成吉思汗曾經將此授予經略中原的征金大元帥、太師國王木華黎。而諸翼蒙古都元帥也柳幹受命督軍滅宋之時,也從蒙哥大汗處得到了一面九遊白纛以壯聲威。

伴隨著聲聲號角,三個龐大的步兵方陣從蒙軍戰線的左翼開進戰場中央。他們的裝備與宋軍大致相當,整齊地戴著頭盔,身上披著厚重的皮甲,手中不是長矛,而是一面圓盾和一把三尺多長的環首刀。與此同時,另有約兩千多蒙古甲士已經下了戰馬,持著弓箭排出了四列橫陣,似乎是要用弓箭掩護蒙軍重步兵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