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虎入上蔡(第2/2頁)

“阿父!”

“罷,唯有舍面不顧也!”

趙固看著已呈嘩勢的軍陣,暗暗一咬牙,狠狠瞪了兒子一眼,提馬而前,剛剛奔出陣中,臉上已洋滿笑意,張開雙臂,高聲道:“劉府君,誤解趙固也,切莫動怒!”說著,一眼瞥見郭默也縱騎出陣,當即把馬拍得飛快,邊奔邊叫:“劉府君,趙固唯恐郭郡守不識英傑……”

“趙二肥!!!劉府君,切莫聽信趙二肥之言,郭默並無此意……”

郭默冷眉倒豎,槍拍馬股不斷,單槍匹馬若離弦之箭,飛速迎向劉濃,興許因趙固體重,馬跑得較慢,竟教郭默搶了先。

“呼……”

劉濃吐出一口氣,將馬緩緩一拔,提劍橫陳於道,眯眼看二騎飛來。

當下,三騎對匯於三陣正中,趙禮甚至遣人赤身送來矮案與葦席,尚有一壺烈酒,幾碟小菜。而郭默與趙固言辭閃爍,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指責。劉濃捧著頭盔,面上帶笑,卻冷眼旁觀,心知二人皆老奸巨滑之輩,也懶得與倆人多言,單刀直入,希望二人勒軍入堡,供道以行。並再三暗示,借道之時,若遇襲擊,必乃不死不休結局。

北地烽煙狼跡,殺伐不斷,郭默與趙固能得以幸存,自非異與之輩。二人見劉濃雖非聲色俱厲,但其嘴角笑容卻冷凜如寒冬,知其所言非虛,各自一番盤算後,只得引軍回堡。

攜軍而來,無功而返,趙固縱馬慢跑於軍陣前,眼中光芒時隱時現,忽然勒馬,回頭看向遠方,只見斜坡上白袍翻飛,猶自嚴陣以待。陣列之士,足有數千人,卻鴉雀無聲,中有一人,白馬,黑甲,最是醒目。

半晌,趙固嘆道:“華亭劉濃,江東豪傑也!日後,我趙氏,切莫與其為敵!”

聞言,趙禮嘴角一翹,唰地一下展開破羽扇,笑道:“阿父所言甚是。”

“哼!”

趙固瞪了兒子一眼,冷聲道:“上中下三策,恐汝早知必行下策!然否?”

趙禮神情愣了一愣,而後,眯著眼回望劉濃,緩搖破扇,一字字答道:“然、也!”

趙固不知想到甚,縱馬奔至小山坡上,望著淮南方向,悵然道:“祖豫州,人傑也!然,其年事已高,已然五十有四,偏又親身征伐不絕,披創無數。去歲,更昏厥於帳。若是其人一去,此地,恐將再復胡人之手,屆時,該當何如?”言罷,轉身看向趙禮。

趙禮道:“阿父,我趙氏雖為存亡之故,不得不屈心從胡。然,卻非同郭默。郭默其人,有智非慧,居能無德。一棄河內,再棄穎川,三棄李矩。依孩兒度之,其人恐早已忘宗事胡也!而日後,即便祖豫州崩亡,若是南來之士不絕,何愁此地再入胡土?是以,孩兒之心,天日可昭,皆在為家族計,為祖宗計!為日後入土時,可仰面朝上,而非覆面居下!!”語聲越來越揚,愈來愈悲,言罷,長長一揖。

“唉,但且拭目觀之……”

趙固深深看著兒子,搖了搖頭,一提馬韁,縱下山崗。

一個時辰後,官道寂靜,日坐中空。劉濃回首看向身後等待已久的人海,默然一笑,而後,朝著前方,猛地一揚手。

“嗚,嗚……”

長長的行進號角吹響,綿長巨龍緩緩爬過鲖陽。郭默站在女墻上,微微傾身,搭眉遙望,仿若可見那巨龍之首,乃是白騎黑甲。足足兩個時辰,龍尾方才消失在天際,郭默的眼眯成了一條縫,左腳卻一直在輕抖,猛力一捶左腿,壓住痙攣之勢,轉身便走。

宋侯追上來,附耳道:“將軍,可需……”

“勿需多此一舉,那劉濃與李勿同槽就食,豈能相安無事?倒是我等,得早作綢繆,若李矩復來,該當何如?”郭默高一腳、低一腳的疾走,面冷眼寒。

宋侯奇道:“何以見得李勿必敗?”

“嘿嘿……”

郭默回過頭來,凝視著宋侯,而後,伸出一根手指,在其面前晃了晃,冷聲道:“虎與犬,形類似,魂卻非!”說著,大步走向堡中深處,揚手道:“不出半載,李勿必敗!事不豫則廢,速速遣人往南,搜集漁舟……”

“將軍,高見!”

宋侯一聽收集漁舟,面上一喜,此地已駐三年,早該再覓他地。

“鷹……”

三只鷂鷹翻飛於天,而地上,長龍匍匐直前,馬蹄也踏得輕快,跨過鲖陽,上蔡便已然在望,歷時兩月,行程一千五百余裏,一路坎坷不斷,劉濃終將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