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踏足北地(第2/2頁)

紅筱道:“織素傷勢不重,三兩日便可好,且有婢子照拂,定不會拖累行程。”

“嗯……”

劉濃心中微奇,楊少柳四婢之中,紅筱最是冷漠寡言,怎會一再為織素堅持?當即平目看向紅筱,見她睫毛輕顫不休,顯然心中無比激動。

沉吟數息,反正隊列中尚有一個文弱的郭璞,再多一人也無關緊要,便把她虛虛一扶,笑道:“若你願意照拂,自然亦可,不過需得護她周全。”

“紅筱,謝過小郎君,婢子定不辱命!”

“格格……”

紅筱雙肩一顫,面上神情頓松,竟然吐出了一聲嬌笑,待瞧見劉濃眯著眼睛、面呈迷惑,紅筱暗覺臉上燙得厲害,疾疾的退出室中,繞著船艙一陣行,來到一處艙室,推門而入。

織素背靠艙壁,面白如紙,見她進來,掙紮著起身萬福。

“別動!”

紅筱身子一旋,將織素扶住,柔柔的把她放下來,掏出絲帕細心的抹去織素額上的冷汗,柔聲道:“勿憂,我家小郎君已應允,汝可隨至上蔡。”

“紅筱阿姐,果真?”

聞言,在那一瞬間,織素雙眼大放光彩,胸膛劇烈起伏,少傾,掩著臉,幽幽泣道:“娘子,娘子,織素終不相離,終不負諾。”哭著,笑著,將身子歪在紅筱懷中,問道:“紅筱阿姐,為何?”

紅筱抹去她眼角的淚水,淡聲道:“昔日,有人亦喚,織素。”

織素奇道:“那人何在?”

“已亡……”

……

江上之雨,來時疾,去時快。

一個時辰後,風停雨歇。

來福站在船頭,搭眉眺望遠方,隨後面色一喜,按著重劍大步走向船艙,邊走邊道:“小郎君,歷陽已至。”

歷陽,自古以來便是水陸要沖之地,地勢由東走西,至高而低,浩浩江水至此回籠,若巨龍探首向南,一注汪洋。若由歷陽入江南,順流之下,近乎無人可敵,是以又乃兵家必爭之地。

孫策當年入吳,便是由歷陽橫江渡口發兵,一舉奪得江東基業。

昔年,五馬渡江也是由此而入,永嘉之亂後,晉室為防胡人南下,便將橫江渡口船只盡數撤回江南,並把渡口附之一炬,已然廢棄數年。

此地,已不見蓬船往來,唯聞陣陣鳥鳴不絕於耳。

袁耽站在渡口高台上,放眼望向滔滔大江,又低頭看了看破敗的渡口,不入江北不知,一入江北,教人心中不勝唏噓。即便是一江之隔,也已面目全非,世家們十之六七皆已遷入江東,遷走的不僅是人口,尚有法紀與人心。而今歷陽尚好,若是再往北,不知幾人心中尚存晉室?!

“郎君,那是咱家的兵船!!”

“兵船?瞻簀來也?”

袁耽眉梢一揚,神情由然一振,回顧江中,只見狀如小山的兵船正緩緩駛入渡口,在那高翹的船頭上,站著一排人,正中之人,正是劉濃。

“瞻簀,哈哈……”

袁耽大喜,也不管劉濃看不看得見,朝著江中便是深深一揖。

來福看見了袁耽,指著岸上,喜道:“小郎君,快看,袁郎君在山上。”

“彥道!”

劉濃心中極喜,一眼望去,但見袁耽正從渡口的斜山上奔下來,冠帶搖搖,大袖翻飛,一邊奔一邊放笑。雖是隔得較遠,卻隔不住好友相見時的喜悅,那遙遙而傳的朗朗笑聲。

而此時,岸上駛出幾葉蓬舟,接過兵船上拋下的纜繩,數百名袁氏部曲拖著纜繩用力往渡口拉,足足小半時辰後,巨大的兵船方才拋錨定穩,即便如此,亦未能盡數靠近岸畔。

離岸尚有十丈,長長的船板南北一貫。

劉濃當先走上上船板,按著腰劍,闊步踏入江北。

將將走下船板,便見袁耽搓著手,澀然道:“此渡口,陳年積泥極盛,袁耽勞時三月,猶未蕩滌一清,倒令瞻簀見笑了。”

劉濃回身看了一眼渡口,白袍與青袍正魚貫而下,渡口亂成堆作暗礁,怪樹橫生而攔江,確實毀得不成樣子。再看了看袁耽,見其神色略顯尷尬,便笑道:“彥道何需自謙,此渡口廢棄已久,短短數月便可入得兵船,想必不久便可再復昔日榮光!況且,若無彥道兵船,劉濃怎可踏足歷陽?”

袁耽悵然道:“瞻簀,江北與江南,大為不同矣!”言至此處神色一頓,把滿心的悵寥一收,將袍袖一卷,負在背後,笑道:“莫論同與不同,既來歷陽,袁耽當為東主,今日,便帶瞻簀好生領略一翻江北之風彩!”說著,朝著劉濃挑了挑眉,神情極其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