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離析:民族問題的總爆發與蘇聯解體(第2/2頁)

[9]在高度集權的體制下這一問題被壓住了,民主公開性之風把它吹開了。

中國學者也很重視對蘇聯民族問題與蘇聯解體之間關系的研究,趙常慶等著《蘇聯民族問題研究》一書從沙俄時代講起,從理論到實踐分析了蘇聯的民族問題,並有專門一章論述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民族問題,概述了這一時期民族問題的表現、產生的原因、解決的措施。該書認為,“蘇聯民族問題的產生、激化直至蘇聯解體,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蘇聯的解體與某些俄羅斯人的民族主義膨脹有很大關系”。對於民族問題與蘇聯改革的關系,趙常慶等人認為“民族沖突是造成戈爾巴喬夫改革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10]吳楚克的《民族主義幽靈與蘇聯裂變》一書,也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論述了蘇聯的民族問題,他的觀點顯然與趙常慶等人不同,他認為,戈爾巴喬夫放棄共產黨領導權以及和平演變是導致蘇聯裂變的根本原因。[11]此外,在一些有關蘇聯興亡的著述中,也大多涉及民族問題。[12]不過,從總體上看,這些著述的一個共同的弱點是沒有對當時發生的涉及民族問題的重大事件進行詳細的分析,大多只是一筆帶過;在史料的運用上,也基本上以當時的報刊資料為主。

戈爾巴喬夫在改革伊始並沒有意識到民族問題的嚴重性,他接受的是蘇聯民族問題已經解決的觀念。事實是蘇聯的民族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蘇聯的民族問題是長期積累的問題,這裏既有民族理論本身的欠缺和民族政策的失誤,也有外部世界的影響,更有國家體制不合理帶來的問題。在改革年代民族問題的出現是正常的,戈爾巴喬夫的失誤在於沒有正視這一問題和及時化解出現的矛盾與沖突,在革新聯盟的問題上缺乏遠見。本文認為,民族問題的爆發引發了蘇聯的解體,也葬送了蘇聯的改革,但蘇聯的解體不是必然的,是許多政策失誤的結果;在資料的運用上,本文盡量用一些档案資料和當事人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