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嘴上的強者(第2/2頁)

徐階就不一樣了,他不動聲色的思索了一陣,這才淡淡的道:“有人反對,這是避免不了的,不過,也沒多大關系,皇上可以如此這般,他們就老實了。”

永慶聞言,眼前不由一亮,這徐階,還真是有辦法啊!

第二天,早朝,奏對環節剛剛開始,永慶便親自開口,朗聲道:“這奏對之前,朕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經過西北邊軍的不屑努力,韃子終於要降了。不過,韃子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個,要求封王,第二個,要求開通馬市。封王之請,早有先例,這個朕就不說了。這開通馬市其實也有先例可循,朕以為,為西北邊境長治久安,也可以考慮,大家覺著呢?”

果然,他這話才說完,便有一堆所謂的“直臣”、“諫臣”跳出來反對。

這些人也沒什麽具體的理由,大多都是些陳詞濫調。

什麽韃子強勢之時逼大明開通馬市大明都不曾屈服,這會兒大明處於強勢,為什麽要開通馬市?

什麽開通馬市那就是資敵,那就是送糧食給韃子,把韃子喂飽了,好讓其來打我們!

這些話早在永慶的意料之中,他假裝認真聽完這些朝臣的意見,隨即又假裝思索了一陣,這才不慌不忙的開口道:“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如果朕不同意開通馬市,韃子便不會投降。要不這樣,朕就委派你們去西北關說韃子,讓他們放棄開通馬市的想法歸順大明,如何?不過,朕可把醜話說前面,西北之患都困擾我大明這麽多年了,現在眼看著就要解決了,你們要是把這事給朕辦砸了,朕可不會輕饒。”

他這話一出,跑出來直諫的朝臣頓時傻眼了。

要說去西北關說韃子,他們大多不懼,因為他們本就是嘴巴子厲害,皇上面前他們都敢直諫,韃子那裏,他們有什麽不敢去的,就算被韃子給宰了,那也是為國捐軀,流芳百世啊!

不過,永慶卻斷絕了他們流芳百世的希望,“事情辦砸了,絕不輕饒”是什麽意思,大家都明白,皇上的意思就是說,韃子如若不降,罪過他們來承擔。

這家夥,如果真背負這罪名,那可就不是流芳百世了,而是遺臭萬年!

韃子可是大明的心頭大患,西北邊軍浴血奮戰,終於打的人家要投降了,被你們這麽一頓瞎搞,人家又不降了,這話傳出去多難聽的。

這些個嘴炮,有不要命的,卻沒有不要名聲的,遺臭萬年的事,誰願意去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