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書終成(第2/2頁)

《格物致知之理》一書中有很多東西都比兵法還重要,比如蒸汽機的制造方法,火槍火炮的加工方法和各種加工設備的制造方法,這些,是絕對不能傳出去的,一旦傳出去,那歐陸列強就發財了,甚至小小的東瀛都會變得無法收拾。

所以,他主動將蒸汽機的制造方法,火槍火炮的加工方法和各種加工設備的制造方法,還有火車、輪船等內容全部從民間版裏面刪掉了,只剩下什麽紡紗機、織布機等民用設備的描述。

而且,他還要求王宣對所有蒸汽機進行了改進,整體全部密封起來,就剩下蒸汽進出的口子和連杆伸出的地方,其他,從外表根本就看不出端倪來。

這密封的外殼還連著蒸汽活塞的外壁,一旦強制拆卸,整個蒸汽機就廢了。

當然,就算是這樣防範,有心人花點時間還是能夠仿制的,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唯有告誡王宣和其他物理學院的弟子,刻苦鉆研,勇猛精進,力求時刻保持在蒸汽機應用這一塊的領先地位。

經過一番細致的修撰之後,《格物致知之理》一書終於通過了嘉靖的審核,正式成書了。

此書分為宮廷禦用版和民間版,共有《天文篇》,《地理篇》,《五行篇》,《兵法篇》等八大類,合計三十六卷,一百八十余本,其中,民間版共刪減了一個大類,四個分卷,二十余本,僅剩一百六十余本。

整書的用紙,那是極度的奢華,封面用的是最為經久耐用的生宣牛皮紙,裏面的書頁用的也是時下最為貴重的白棉薛濤箋,總體用料甚至比《永樂大典》的原本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且,這次楊聰也是下了血本,所有書頁均請人做成了統一制式的模板,準備批量印刷!

要知道,像《格物致知之理》這樣的鴻篇巨著在這年頭一般都是手抄的,因為整套包含的書實在是太多了,一百多本甚至是幾百本書如果全部要排版印刷,那造價簡直無法估量,甚至就連皇室都承擔不起!

比如說《永樂大典》就只有手抄本,根本就沒有什麽印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