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柴進的命門(第2/4頁)

茫茫亂世,他們都是沒有方向的人。

但鴻溝小鎮的旅館,卻讓他們在合適的地方遇到了合適的人。

雨停了,他們心中的陰霾也散開了。

他說今日一遇,三生有幸,他日若有緣再見,定當報小姐所賜一席之恩,說完轉身。

她的眼睛有些濕,天下紛亂,一別或就是永遠,這一切,難道只能成為生命中一個美好而短暫的回憶嗎?

不。愛情來了,她的青春她要自己做主。

她放棄了女孩的羞澀與矜持,叫住了他,做了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我要跟你走。

對女兒荒唐的決定,接女兒回家的柴氏父親兄長當然反對。柴家雖已沒落,但還算大戶,更何況以女兒的姿色才氣(當然還有身家),要嫁一節度使都不是難事,而眼前的窮小子沒位置沒錢沒文化只是一垃圾股。

柴守玉的眼光和他們當然不一樣,她認為在亂世,拳頭、勇氣、信念才是最大的資本。

一切的反對拗不過女兒的堅持,柴守玉是幸運的,在那個時代,她還是一個能為自己做主的女性。她將自己的一半私房錢給了父母回家養老,另一半作了嫁妝(野史傳聞有五百萬貫之巨,柴女士在宮中如何斂財成了一個謎),就在那個小旅館下嫁了窮光棍郭威。

浪漫的愛情故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有了老婆的郭威不再是那個好酒好賭性急的邢州野漢。之後的郭威,進入了後人所熟悉的英雄模式,他用了二十四年的時間,從一名普通的士卒變成了後漢的樞密使,後漢軍界第一人。

功高震主,年輕而幼稚的後漢皇帝劉承祐眼裏已經容不下郭威這顆眼中釘,於是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欲派人除掉郭威。事敗後,郭威順其自然地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

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還未真正交鋒,劉承祐就盲目地撕毀了手裏面最大的一張底牌——留在汴京的郭威全家。

這裏面,也包括了那位和郭威風風雨雨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柴守玉,以及郭威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同時還有柴榮的長子和次子。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沒有作為的皇帝之一,後漢隱帝劉承祐此舉或許是他做的最有影響力的一件事了——幾乎讓中國歷史走入了另一個軌道。

郭威接到噩耗後如何的痛心疾首已經不得而知,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一切就是那麽殘忍,通往權力巔峰的路上,鮮花的下面總是鮮血。這一次,郭威的代價太過慘重。

當初在鴻溝小鎮上牽手的戀人,還是沒能共同走完一生。

公元951年,郭威在檀州“被迫”黃袍加身(很多年後,一個叫趙匡胤的年輕後生模仿了這個動作——從趙後生到魯後生,郭大俠的故事總是被人模仿,但遺憾的是,後世只記住了模仿者),成為了後周的開國皇帝。

然而,新皇帝卻沒有了活著的皇後。

他對自己的臣子說了,我的皇後只有一個,她叫柴守玉。

這或許仍然無法彌補他對那個女人的思念和愧疚,於是他又發話了。

後周帝國的第二代領導人,姓柴。

柴榮!

柴榮是柴守玉的長兄柴守禮之子,柴守玉極為疼愛這個侄子,從小就帶在身邊。郭威當然也愛屋及烏,收為養子,視如己出。

成年後的柴榮文武雙全,性格成熟穩重,成為了郭威身邊的左膀右臂,郭威成為後漢帝國的樞密使時,柴榮也做到了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兵變時,柴榮任貴州刺史、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

劉承祐砍下的那一刀的影響是環環相扣的,他殺掉了後周開國皇帝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使後周太祖郭威沒有了親生兒子,他的江山必然要傳給外姓人。

那柴榮毫無疑問是最有資格的接班人,柴守玉在太祖心中的地位,以及長年跟隨郭威顯現出的才幹,都促使郭威作出了這個無奈的選擇。

廣順三年(公元953年),在為柴榮去掉權力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後周另一個權臣王峻後,郭威立柴榮為晉王,確立了柴榮接班人的身份。

柴榮被封為晉王後的第二年,後周太祖郭威病逝,年五十歲,在後周開國皇帝的位置上僅僅坐了三年。

當初在確立柴榮的接班人位置時,郭威並沒有想過另外一個問題,即柴榮的長子與次子同樣在郭威起事時被劉承祐殺掉了。

他認為這不是問題,因為此時的柴榮還很年輕,他有的是時間去生一大把兒子,並把他們培養長大成人。

柴榮曾經問當時有半仙之稱的算命高手左諫大夫王樸,他能在皇帝的位置上幹多久?王樸說最少能幹三十年。柴榮聽了相當高興,說給我三十年的時間,用十年來開拓天下,十年來休養百姓,十年來致太平,三十年後把周帝國治理成為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