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統帥之選(第3/4頁)

小皇帝沉吟了一下,問道:“丞相剛才說過,要往泰州集結兵馬,只是卻不知由誰去統領?”

小皇帝雖然是輕描淡寫地一問,但是誰都知道這一問的份量,朝臣們立時再次竊竊私語起來。

這次平叛雍州,看似是以一國敵一隅,但是誰都知道,大楚在重文輕武的大氛圍下,兵士的戰鬥力實在很弱,最有戰鬥力的北鎮軍如今駐守邊疆,防範北胡,那是動也不能動的。

雍州十萬鐵騎,一直以來保持著極強的訓練,而且生活在西北的雍州起兵,飽經風沙,身體素質極強,個人戰鬥力更是如今大楚首屈一指,雖說是十萬鐵騎,但是若論起戰鬥力,絕對不比朝廷的二三十萬大軍要弱。

而且雍州起兵機能性快,更用勇猛之將率領,士氣振奮,再加上西北戈壁盤地俱多,氣候惡劣,風沙彌漫,一些主要防區亦是戈壁沙丘,更有幾座大山環繞,無論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對於大楚其他各州的兵士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要對付那樣一支軍隊,可不是任何武將都能領兵對付的。

不但需要豐富的經驗,無畏的決心,堅韌的意志,激揚的鬥志,還需要用有行軍布陣之才,當機立斷的魄力,最為重要的是,要擁有提振士氣的魅力和協調兵士的能力。

畢竟要集結各州行營大兵士組建平叛大軍,大軍是由各地官兵組成,大家有著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性格,要想將這一幫來自全國各地的兵士擰成一股繩,組成一個擁有強大戰鬥力的拳頭,絕不是容易的事情。

除了這些硬性條件以外,對於朝廷來說,有一點是必須考慮進去的。

那就是忠誠度。

一直以來,大楚的國家政略,冷落了武將,武將們的心中少不得有些不敢掛在表面的怨憤之心,而雍州的政略恰恰相反,在那裏,武人是受到極度尊崇的,所以武將是否會臨陣倒戈,絕對是要考慮進去的問題。

一旦開戰,雙方絕對不可能只在刀兵之間一決勝負,從心理上,雙方的將領也是要進過一場嚴酷的戰鬥。

自古以來,因為地方勸誘,臨陣倒戈的將領並不少。

這場戰爭屬於內戰,若說是對抗北胡,這種臨陣倒戈的可能性或許很低,但是如今要討伐的可是聲望極高有極其器重武人的明月王,誰敢保證不會出現臨陣倒戈的現象?

宋飛掃了一眼眾朝臣,終於出列跪倒:“聖上,臣願領兵出征,必不辜負聖上與朝廷期望,蕩平雍州!”

朝中一時寂然無聲。

平心而論,如今若說朝中誰最適合領兵出征,那非宋飛莫屬了。

宋飛年過五十,脾性暴烈,亦是疆場老將,天威大將軍鎮守北部,而國內若有任何叛亂,都是宋飛領兵出征,每一次都是輕松平定叛亂,就領兵才能而言,朝中還真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他。

他自身的武藝當然也不低,行軍布陣也是精通熟練,在武將們的心中,威望還是頗高的。

小皇帝“哦”了一聲,雖然宋飛請戰,但是小皇帝明白,這樣的大事,自己是不可輕易做決定的,看向了嵐蕪卿,用一種詢問的神色望著他。

嵐蕪卿看了宋飛一眼,緩緩道:“稟聖上,宋大人沙場經驗難有人比,對於行軍布陣更是精通無比,若由他統兵,自是極好的選擇……!”宋飛聽到這裏,眉目間流露出的得意之色,卻聽嵐蕪卿話風忽然一轉:“不過臣以為,此次平亂,薛侯爺更是最佳人選!”

話聲一落,朝堂嘩然,就連小皇帝和薛破夜也是驚了一下。

薛破夜如今在朝堂風生水起,這自不必說,但是行軍打仗可不是兒戲,這薛侯爺毋說有無統帥數十萬大軍的才能,單就沙場經驗,就想的蒼白無比。

誰都知道,這位薛侯爺可是從未上過戰場啊,派薛侯爺去統兵打仗,這……這豈不是兒戲之談?

只是所有人見嵐蕪卿神情肅穆,絕非戲言,都是疑惑萬分,不知道丞相是葫蘆裏買買藥。

小皇帝呆了一呆,才道:“丞相,你是……你是說讓……讓薛大人統兵?”看小皇帝的神色語氣,顯然也不相信自己的師傅能夠勝任統兵之職。

薛破夜也頗有些尷尬,訕訕道:“聖上,丞相,臣……臣只怕不能勝任如此重任啊!”

嵐蕪卿正色道:“臣卻以為,侯爺不但適合此任,亦是必擔此任!”

薛破夜皺起眉頭,忽見嵐蕪卿對自己使了一個一閃即逝的眼色,立刻明白嵐蕪卿這樣做,必有緣故,只得道:“臣盡忠大楚,盡忠升上,聖上但有所命,臣必當謹遵聖旨!”

正在此時,卻聽宋飛高聲道:“聖上,臣……臣不服!”

所有人的目光都瞅向了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