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邊關兵危(第3/4頁)

幾位大臣都露出慚愧之色,薛破夜也覺得這個皇帝做得實在很辛苦。

德慶帝擦拭完嘴角,微一歇息,才緩緩道:“王愛卿,南庫的銀子拔下一部分,趕快運到南邊,百姓受災嚴重,這個拖延不得。另外,北鎮軍的軍餉,先且撥一半,另一半拖上一陣時日,加緊置辦糧草兵器,留些在南庫,以作不備之用。”吩咐身邊的執事太監道:“向各宮傳下朕的旨意,除了太後的慈寧宮一切如常,各宮縮減開銷,一切從簡,過了這陣子再說吧。”又向王德昭吩咐道:“派出戶部官員,前往各州催銀,今年的賦稅,提前收起來。”

王德昭有些為難地道:“聖上,沒有到時日,這各州府恐怕拿不出多少銀子,即使有,恐怕他們也會拖一拖的。”

“他們敢!”德慶帝一拍桌子,但是明白大楚的國情,這些規矩都是自己定下的,有時候也怨不得各地官員,無力地揮揮手,道:“能收多少收多少吧,這天下……總不能亂了。”他再次咳嗽起來,比先前更加劇烈嚴重。

“臣有罪!”臣子們再次下跪,譚子清第一個道:“微臣願意拿出積蓄,解燃眉之急。”他一說,其他幾位臣子也紛紛道:“臣等願意捐出積蓄,解燃眉之急。”

德慶帝看著案前的臣子,嘆道:“我身為大楚天子,竟然要諸位拿出積蓄,何其難堪?”揮手道:“諸位愛卿,爾等忠心,朕很是感動,平身起來說話。”

薛破夜心中直想:“若說銀子,我在杭州恐怕也有幾十萬身家了吧?只是要捐多少呢?與幾千萬兩銀子相比,恐怕連杯水車薪也算不上啊。”

邊關告急,薛破夜還真是生起愛國之心,畢竟大楚子民,和自己是同根同源,自然不希望他們葬身於北胡的鐵蹄之下。

“聖上!”薛破夜忽然道:“微臣有奏。”

德慶帝頗為意外地看向薛破夜,其他幾位大臣也看著薛破夜,只聽德慶帝溫言道:“薛愛卿,你有何奏?”

薛破夜平靜了一下跳動的心情,這可是薛子爵第一次進諫,可要慎重啊,鎮定道:“聖上,大楚有難,舉國齊心,方是正道。如今朝廷缺的是銀子,而大楚國銀子最多的,那就是商人了,微臣以為,時至今日,也該讓那些蒙受聖上恩德的商人們做些貢獻了。”

眾人一時沒有聽清薛破夜的意思,都瞧著他,一臉的疑惑。

德慶帝似乎明白了什麽,露出一絲難得的微笑,道:“薛愛卿,你且慢慢說來。”

薛破夜向眾人一抱拳,緩緩道:“諸位大人欲要捐出自己的積蓄,下官欽佩萬分,但是諸位都是奉公守法的清廉之官,恐怕沒有多少銀子,即使朝臣都發動起來,恐怕也捐不出多少,對於辦事所需的銀子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幾位大臣聽薛破夜當眾稱呼自己為“清廉之官”,心中都頗是舒服,就連譚子清,也對薛破夜微笑點了點頭。

薛破夜繼續道:“可是這天下間,商人們卻都坐擁萬貫家財,不少都是富家一方的人物,此時國家有難,他們豈能坐視不理?微臣以為,聖上可派幹吏,前往各地募捐,這種募捐不需開誠布公,只需查出各州府的富賈大商,讓他們捐出銀子來,也算是為國出力,我們甚至可以承諾,日後的裳稅,可以適當減免,對他們來說,這是聖上天大的恩賜。大楚州府極多,富商大賈多如牛毛,若是以這種募捐法子籌集銀子,微臣以為,比諸位大人捐獻積蓄要強出許多,也會對朝廷當前的形勢有根本的幫助。”

薛破夜這樣一說,眾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王德昭立刻道:“薛大人,這天下各職,各安其名,各守其份,商人們做生意,有銀子,那也是貿易而得,繳納了應繳的稅務,我們去逼他們要銀子,這……這恐怕有些不妥吧?”

“逼?”薛破夜微笑搖頭道:“王大人錯了,不是逼,我說過,這是捐,是讓他們自己募捐,而且我們並不是無代價地募捐,可以在日後減低商稅,又或者說,等到朝廷緩過來,我們再償還部分捐款。這畢竟是我大楚國事,商人們能掙銀子,那是國家太平,聖上英明所致,有著國家的護衛,他們才會如此得意。太平時期,繳納稅銀也就是了,如今是非常之時,那就需要多多募捐了。”

譚子清在旁點頭道:“薛大人說的不錯,那些商人們,是該拿出些銀子來了。”

王德昭顯然還有些信心不足,問道:“若是他們不捐又如何?”

“不捐?”薛破夜眼神一寒,淡淡地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這個時候,不但商人們要捐銀子做非常之事,就是戶部的官員們,也該做些非常之事,下抵州府,若是不能勸服商人們拿銀子,那也算不得為國盡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