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二件寶物(第2/2頁)

薛破夜見到那寒刃,心內確實喜歡得很,至少和夜瞻佛比較起來,他更傾向於寒刃,這樣削鐵如泥的寶刃,實用性強得多,不似夜瞻佛雖然造型與材料都極為珍貴,卻只是一件鑒賞物。

若說先前還有幾分心思想憑運氣去將寒刃也奪下來,但是二少爺這話一說,頓時心也就滅了。

無可否認,張虎確實教過自己一套劈空拳,但是薛破夜自己非常清楚,這劈空拳健身的作用可比實戰要大,算不得什麽高明的功夫,無非是對付幾個流氓或發生意外時頂上一手,真要見了武功高強之人,那是萬萬抵擋不住的。單論這劈空拳,自己現在也還沒練得精熟,只是大概熟悉了套路而已,能施展出來,遍觀場中,近半數都是行伍出來,孔武健壯,即使沒練過真實的武功套路,就那些戰場搏鬥的技術也是自己望塵莫及的,這寒刃若是要贈與武功高強者,自己目前是萬萬沒有那個實力。

文士大儒聽說以武見高下,自然也不便反駁,畢竟第一局是以文為主,已經是極為公平了。

胡都統拍手道:“好,二少爺這樣說,老胡無話可說,不愧是公平的很。卻不知怎麽個比法?是一對一地單打獨鬥,還是大夥兒群鬥?”

眾人又笑了起來。

譚子清亦是撫須微笑,為之莞爾。

“哈哈,胡都統說笑了,今夜是禦史大人的餞行宴,豈能打打殺殺,那可是大煞風景的事情。”二少爺哈哈笑道:“這以武見高下也是分文鬥武鬥的。”

眾武人一聽還有文鬥,都有些按捺不住,又開始喧嘩起來。

二少爺忙解釋道:“我這文鬥武鬥說到底,依舊是以武分高下的。”

胡都統聽得有些糊塗,粗聲道:“到底是文鬥還是武鬥,二少爺你說清楚了,一會兒文鬥,一會兒武鬥,我腦子都被你攪糊塗了。”

其實二少爺這話,在場大部分中都聽出其中意思,只有一些勇武之輩,不懂話中玄機,才有些糊塗。

果然,二少爺解釋道:“以武分高下的武鬥就是胡都統剛才說的,大家一通亂打,誰最後沒倒就是勝者。不過這武鬥今日自然是不合適,所以只能選擇文鬥。”

胡都統似乎是個話多的人,又問:“什麽是文鬥?”

二少爺回過身,指道:“諸位請看!”

眾人循著他的手勢看去,豁然發現那邊的水池裏,竟然有東西漂浮在水面。

不少人都站起身來,向池邊張望。

薛破夜也長身而立,張目望去,只見在水面上竟然漂浮著一個木質小筏,小筏上立一根一人高的木棍,棍上放穩一個燈籠,那燈籠卻是極小,只有兩只拳頭大小,燈籠裏面紅光閃動,那小筏隨波起伏,燈籠也是上下左右晃動,漂浮不定。

薛破夜眯起眼睛,饒他聰明機智,一時也想不通二少爺要搞什麽鬼。

譚子清卻是悠然而笑,顯然是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也許他早就知道有這麽一出,或者應了那句“姜還是老的辣”,已經猜透二少爺的心思。

“二少爺,你這是……?”胡都統已經走出席位,向池邊過去,疑惑地問道。

盧府這水池倒是極大,池中甚至有片片荷葉,音樂中亦能見到魚兒在裏面遊動,那小筏離這邊的岸上也有數十步之遠。

二少爺朗聲道:“既然以武分高下,咱們考的是真才實學的本事,自然不能比試誰的力氣大,誰的力氣小。”高聲喊道:“上弓箭!”

小廝們顯然是準備好了,便有數名小廝快步出來,三名小廝各抱一弓,弓有大小,另有數名小廝抱著箭筒跟在後面。

所有人立時明白,原來二少爺所說的文鬥,便是要眾人比箭,那池中的燈籠想來便是靶子了。

薛破夜本來已經消失的欲望豁然升起,喜道:“我靠,比箭?”兀拉赤這位箭中王者可是耗費精力教了自己太多箭術,若說自己搏鬥技能不行,這弓箭倒是大可一試。

不過他心裏也明白,在場不少人行軍行伍,想來會彎弓射箭的也不少,他們時常習練,練箭的年頭只怕比自己長得多,雖然有兀拉赤這位大師級的人物傳授的箭術在身,卻也不一定能力挫群英,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