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功名上書(第2/2頁)

月竹出去後,薛破夜關上房門,蕭素貞已經問道:“這是世兄的丫鬟?”

薛破夜連忙搖頭道:“不是不是,是我妹子?”

“原來世兄還有一個妹妹!”

“呵呵,是我義妹!”薛破夜回來坐下:“平日衣食住行可都勞她伺候著。”

蕭素貞眼裏立刻劃過一絲黯然,一閃而過,迅即正色道:“世兄兩耳不聞天下事,莫非我大楚的科舉求功名也不知道?”

“愚兄只看書,不考試,對於科舉中的種種規則毫不清楚,還望世妹指教!”薛破夜悠然道,心裏暗想:“原來這大楚就是科舉制,以前倒是經常聽說,可是究竟是怎麽一回事還真不清楚!”

蕭素貞起身走到窗邊,看著下面如海的人潮,輕聲道:“世兄看這下面才子無數,但是真正有功名的也不過百人而已。”

薛破夜也走到窗邊,站在蕭素貞身邊,一陣幽香鉆進鼻中,愜意舒服。

蕭素貞簡要地將大楚的科舉制闡述了一遍,薛破夜聽在耳中,想不到卻有那麽多講究。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大楚的考試制度分為四個級別。

初級就是俗稱童試的小考,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稱提督學院,所以這級考試稱為院試。院試錄取者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各生員錄取後,分往府州縣學習。

爾後是每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過關者即為舉人,又名孝廉。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最高等的就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余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余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俗話說“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庶吉士出自翰林,也是內閣選拔的基礎。

上書朝廷必須有功名在身,至少也是生員才可,平民布衣卻是不可,不過若是上書伸冤,冤者家屬卻是能題名上去。

薛破夜聽得頭暈眼花,想不到大楚科舉竟然有這樣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