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當街喊冤(第2/2頁)

寫著“草菅人命”的那方布帛被收入懷中,現場一頓慌亂,管家帶人就想要從人群中擠出去。

但他們卻被黑衣察子們給攔住了。

“急什麽!”西門慶目光掃過來讓管家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本官現在就代表著皇城司,有什麽冤情盡管道來!本官為你做主!”

圍觀的人群不明真相,見狀連連點頭。

“這位大人是個好人啊!”

“冤情肯定能得到解決,正義肯定能得到伸張!”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打臉西門,連花花太歲都敢惹的主!”

西門慶面帶微笑,向四周圍觀的人群示意:“一切都有本官做主,諸位都是熱心人士,便做個見證,有什麽事情本官保證一查到底!”

“好,大人說得太好了!”

“你們有什麽冤情怎麽不說了?”

西門慶在周圍的議論聲中從那梁府管家一伸手:“拿來!”

“什麽?”管家緊張的要命,心說自家老爺怎麽還不出現,局面都快扛不住了。

“當然是剛才你們打出來的那方布帛。”西門慶道:“本官想聽聽皇城司是如何草菅人命的?那方布帛便算是你們的狀子.這事本官管定了,當然要收了狀子。”

管家頓時無語,草菅人命當然只是一個噱頭,一個引起過路行人關注的噱頭,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標題黨。

梁樂要輿論站在自己這一邊,便用這噱頭來期盼那些不明白真相的民眾;而西門慶也反過來利用這一點,所以一上來就直接切中這個軟肋,從這個角度來把梁府的謊言逐步揭露出來。

西門慶這個要求還真是一點都不過分,管家也只好讓人去了那方布帛呈給西門慶。

“好,本官就接了這狀子。”西門慶拿著那塊布帛反過來復過去的看:“你們現在可以說說冤情了。”

門口鬧得這麽熱鬧,開封府的官員們多半都已經知道了,但從府尹大人到姚推官都放下話來,不管是誰都不允許出去看熱鬧。

用姚推官的話說,這是西門勾當官和梁府之間的事情,他們能自行解決最好,省得來煩開封府。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從一開始,開封府就權當沒注意到這一幕,門口值班的衙役、都頭也這不遠的人群熟視無睹。

梁樂從茶樓上看下去,頓時手裏捏了把汗,嘉王趙楷跑掉了,就連開封府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一副姿態,這可如何是好?

關鍵時候,所有當時聲稱要對付西門慶的那些人都消聲覓跡了,這讓梁樂沒了依靠;若是這種案子在開封府,有那些人關注之下,再加上梁樂暗中送些錢財,就算人販只是個七八歲的孩子,開封府也不敢輕易拒絕。

按梁樂預先設想的,把西門慶傳去開封府問話,這本身就是大大的折了面子不說,再和殺人犯扯上關系,恐怕連皇城司都混不下去。

但現如今的局面,西門慶卻要讓大街上的民眾聽聽事情經過.七八歲的孩子能殺人,而且還一殺就是兩個,這件事情就和聽上去一樣的荒謬。

梁樂心慌了一會兒,果斷的移開目光,打算腳底抹油一走了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這種江湖事梁樂不懂,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但轉過頭來,梁樂卻發現自己雅間的門口消無聲息的出現了兩個黑衣察子。

“梁樓主,跟我們走一趟,西門大人要找你聊聊。”

言語還算客氣,但行動就沒這麽客氣了。

梁樂還沒回過神來,就被兩個黑衣察子架著下樓的。

管家正在支支吾吾的時候,梁樂就被推倒了西門慶面前。

這才幾rì沒見,梁樂似乎又消瘦了許多,身上比起其他人單薄許多的衣物,還有時刻不離手的扇子,足以證明這廝還在服用“靈藥”五石散。

“哎喲,這不是梁樓主麽?”西門慶拿著那方布帛沖梁樂揮了揮,算是打招呼:“來來來,都是熟人,說說看有什麽冤情?”

梁樂這才十分後悔為什麽要寫那塊“草菅人命”的布帛。

如果他說不出什麽“草菅人命”的“冤情”,那簡直就是當眾被打臉了。

“大人!”梁樂咬咬牙道:“皇城司把潛入我家殺人的人犯從開封牢獄中提走,到現在都不見蹤影,是何道理?這不是草菅人命,又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