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背後發生的故事(第2/2頁)

張都監拈了個棋子在手中,裝腔作勢了半天,一聲嘆息把棋子重新丟了回去,做出一副無步可下的姿態。

“馬大人這棋東一手西一手的,極其飄逸,但氣勢磅礴,下官這點水平就不獻醜了。”

聽張都監這種說法,馬指揮使大袖一揮,頓時把棋局攪了:“既然如此,那這局”

“下官輸的心服口服。”

張都監收拾著殘局,似乎無意間問道:“馬大人此來,不會就是找下官下棋的吧?”

“當然不是。”馬指揮使一本正經的輕輕搖頭,但下一句話又叫張都監聽不懂了。

“馬某在東京呆著沒意思,就幹脆到處走走。孟州風景不錯,正對馬某胃口。”

孟州是什麽鳥德xìng,張都監心中當然一清二楚,除了南邊的黃河,能有什麽風景?

同一條黃河,也從東京汴梁邊上通過,巴巴的跑到孟州來看什麽?

“馬大人,這棋再下下官也是一個輸字。”張都監收拾了棋局,幹脆挑明了道:“大人有何見教,不妨直說。”

馬指揮使嘿嘿笑了兩聲,尖尖的聽起來甚是古怪:“你也是個直爽的,馬某就說了罷。”

“下官洗耳恭聽。”

看著畢恭畢敬的張都監,馬指揮使笑道:“只不過是一樁私事,要都監幫忙了。”

“下官何德何能,馬大人有何事情,盡管吩咐。”

張都監聽到“私事”二字,頓時來了jīng神。

既然不是公事,那就好辦了。

要人出人,要錢給錢。如果能就此搭上馬指揮使的路子,對自己官途有不小助力。

但接下來馬指揮使的問題,讓張都監心頭一沉:“都監在孟州,可聽得景陽chūn這名字?”

問的自然不是酒,而是酒後面的事情。

“下官曾聽說過。”張都監心裏雪亮,但還是決定先試探試探:“此酒似乎產自清河縣,當地有一景陽岡,想必是和此地名有關。”

“那麽說孟州有賣的?”

“沒有。”張都監一口否決:“此酒口口傳誦,似乎小有名氣,但孟州離那清河縣路途遙遠,並未有酒商販賣至此。”

馬指揮使一付惋惜的樣子:“可惜啊可惜,東京汴梁也沒得賣。馬某之前去清河縣辦一樁公事,偶爾飲過此酒,那等滋味從此再難忘懷。”

“聽說當地酒商要準備販賣到東京去,馬某左等右等,也是不來。”馬指揮使慢慢說著,眼睛卻沒有離開張都監的臉上:“張都監,你說這是為什麽?”

張都監心頭打鼓,那批景陽chūn被截下來的事情自己是清楚的,而且為了釀酒的方子,叫施恩去梁山尋訪西門慶,也是自己拍板的。

這西門慶和馬指揮使什麽關系,居然能讓馬指揮使巴巴的從東京跑出來找自己?

想起方才馬指揮使說去清河縣辦公事,張都監頓時明白了什麽。

不過馬指揮使沒有當面提出來,張都監也自然不會挑明。

“想必是路途遙遠,中間耽擱了。”張都監勉強露出一個笑容:“下官這就讓手下人去四路尋訪,如果是在孟州或其他地方耽擱了,馬上催促那酒商進京。”

“啊呀,那多不好意思。”

馬指揮使換上一副歉意的表情:“都監就在孟州範圍找找就行,其他地方就不要去找了。”

“下官明白。”

張都監覺得手心有些出汗,事情不是做得挺隱秘的,怎麽被皇城司知道了呢?

那西門慶到底是什麽角sè?

張都監馬上決定要從這潭渾水中抽身出來,不能因為錢財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馬指揮使笑笑,既然目的達到,便起身告辭道:“也許你馬上就會得到一些消息馬某在東京翹首以待景陽chūn哈哈。”

張都監把馬指揮使親自送出大門,來到書房,馬上就從張團練那裏得到了蔣門神死亡等一系列消息。

“原來馬指揮使說的就是這些消息!”

張都監心頭大震!

皇城司到底在孟州有多少人,消息傳遞如此快速!

“都監大人,你倒是拿個主意啊。”張團練見自己的都監大人皺起眉頭一聲不吭,更加著急了:“要不下官馬上點上幾百人馬,沿路去追?”

張都監搖搖頭:“不要追了。此事到此為止。”

聽到這句話,張團練目瞪口呆。

“那蔣英的命怎麽算?”

“算他倒黴。”

張都監丟下這句話,就走出了書房。

風流相公西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