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煙羅谷的新主人(第2/2頁)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朝廷效率的大幅提升。在章仇兼瓊等人雷厲風行的新政推行下,人浮於事屍位素餐的官僚衙門作風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而有了監察院無孔不入和對口的監察監督,各級官吏們不得不打起十萬分的精神來處理國事和政務。

唯一的不和諧聲音是,一些大唐權貴們的反對之聲。因為貴族利益被平民“瓜分”去了一部分,這些既得利益小集團當然是心裏煩悶的緊。只是面對朝廷的鐵腕手段和民生歡欣鼓舞的浪潮,他們就成了秋後的螞蚱再也蹦跶不起來了。

好在新政並沒有完全剝奪貴族們的特權,而只是相對有所削減,大抵還在貴族們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也不至於引起他們太大的反彈。雖然貴族們每人讓渡出的利益並不是很大,但匯集起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蛋糕。

這便是蕭睿聰明的地方。他明白,在這個時代推行新政,想要徹底剝奪貴族的特權,那幾乎是癡人說夢,只能是逐步的改良。現在,他所能做的就是開一個好頭,至於將來如何,那只能依靠後人的努力了。

見蕭睿始終在保持沉默,李琦不由有些氣苦道,“蕭郡王……你何以……”

蕭睿猛然回過身來,方才,他已經沉浸入新政初見成效的美好前景中去了,也無怪他興奮,上元節一過,朝廷發布了墾荒令,凡無主的荒地山林,本著誰墾荒誰受益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了農人的積極性。不說其他地方了,就連長安城外,那些原本長滿荒草的地方,都被熱情高漲的農人開墾出來,種上了糧食和菜蔬。

“皇上——”蕭睿淡淡笑了笑,“臣以為,不如讓太上皇移駕煙羅谷頤養天年吧。”

李琦眼前一亮,猛然站起,拍了一下桌案,“很好,朕早該想到了。煙羅谷裏清幽淡雅,又有玉真皇姑遺留下的諸多宮室,的確是太上皇頤養天年的好去處。”

章仇兼瓊心裏暗暗一嘆,心道,讓太上皇去煙羅谷?虧蕭睿能想得出來。玉真死在李隆基手上,再讓他去煙羅谷裏豈不是……

章仇兼瓊瞥了蕭睿一眼,嘆了口氣道,“皇上,倒是不錯,只是臣擔心,太上皇不肯移駕煙羅谷喲。”

李琦眉頭一皺,擺了擺手,“讓朕去跟太上皇說吧……朕想,太上皇會答應的。”

……

……

出乎李琦和蕭睿等人的意外,李隆基並沒有任何的抗拒。三日後,朝廷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儀式,太上皇帶著百余宮女太監和護衛悄悄出了長安城,移駕煙羅谷。煙羅谷裏被廢棄的宮室終於迎來了它的新主人——大唐太上皇李隆基。

而煙羅谷,旋即被大唐朝廷化為禁區,李嗣業專門安排了一支數百人的羽林軍常駐谷外,充為太上皇護軍。在大唐百姓看來,太上皇一心向道專心在煙羅谷裏隱居修行,而對於滿朝文武和大唐權貴們來說,誰都明白,太上皇被皇帝和蕭睿幽禁起來,從此徹底退出了大唐的視野。

不過,對於現在的唐人來說,太上皇李隆基的存在與否,已經不再那麽重要了。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未來的生活能不能變得更富足、更美好。

※※※

煙羅谷外,絢爛的陽光下,蕭睿一身青衣緩緩走進谷去。谷中谷外景物依舊,清幽依然。變化的是,一座小小的軍營佇立在谷外,一面獵獵軍旗迎風招展;而在明媚的春光裏,鄰近山林或者坡地中,隱隱傳來農人開荒耕作的歡聲笑語和山歌聲。

蕭睿心頭一陣寧靜和淡然,他擡起頭來,望見李隆基背靠在煙羅谷宮室長長回廊的盡頭,正用一雙渾濁而迷惘的眼神向自己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