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慶王之心,路人皆知(第2/2頁)

可前不久,他的機會來了。

他無意中寫下的一首懷才不遇的詩,讓來慶王府的戶部尚書裴寬看到。裴寬時愛才之人,見淳於信詩間文筆清雅頗有靈氣,就向李琮推薦了淳於信。經過一番“測試”,淳於信就一躍成為李琮身邊的少數幾個幕僚之一。

而謀劃侵占蕭家產業,便是淳於信成為李琮親信後的第一場行動。成,則是他成名翻身的機會,而不成,大抵他這輩子也就完了。甚至,還會有殺身之禍。

……

……

孫公讓這些日子也很是傷感。蕭睿在他心裏,不僅是一個合作者,還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摯友和靠山。蕭睿“英年早逝”,乍聞噩耗,孫公讓幾乎接受不了。幾年來,兩人肝膽相照,互相信任,一直走到了今天,酒徒酒坊也從當初洛陽城裏的小作坊,一躍成為遍布大唐各地的酒業連鎖巨無霸。蕭睿從一個落魄子弟變成大唐炙手可熱的政壇後起之秀,而孫公讓也成為大唐少數幾個大商賈之一。

孫公讓是一個很另類特行的商賈,他看重的不是利益,而是更大的商業舞台。幾年下來,是蕭睿帶給了他廣闊的舞台,讓他有了更大的施展能力和才幹的空間。更令他感動的是,蕭睿將得自鮮於仲通的產業也一並交給他來運作。這種信任,其實說明了一切。

在他的心裏,蕭睿已經成為他的親人一般的存在。這也就是這些年,孫公讓暗地裏替蕭睿操持家務的根本所在。回想起來,蕭家從府邸到下人,大事小事,裏裏外外都是由孫公讓在替他支撐著、打理著。

總而言之,無論是孫公讓對於蕭家的信任,還是蕭家對於孫公讓的信任,都是長時間一點一滴構建起來的。這種超越了合作關系、上升為友情並逐步向親情轉化的關系,是非常牢固的。

……

……

“慶王之心,路人皆知。”孫公讓面色一緊,眼圈一紅,冷冷地掃了淳於信一眼,“淳於先生,孫某雖然是一介商賈,但也頗知信義二字。子長跟孫某自洛陽相交至今,一直肝膽相照,今子長雖然英年早逝,但孫某絕不會做出對不起子長的任何事情。你什麽話都不要再說,要想讓孫某出賣蕭家,那是萬萬不能。某勸先生回去也轉告慶王殿下,子長英靈不遠,作為皇子親王,還是莫要做這種令人不齒的落井下石之事才好。”

淳於信皺了皺眉,他乃讀書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市井間這些蠅營狗苟的商人。在他看來,蕭睿在世,孫公讓看重了蕭睿的權勢和背景,才對蕭家忠心不二,如今蕭睿不在,孫公讓拋棄蕭家乃是必然的結果。可誰知,他來再三地“做工作”,孫公讓根本不屑一顧。

“孫東主,你是買賣人,這算盤兒可是打得比我精。廢話我就不說了,慶王殿下說了,只要你肯歸順慶王府,你在蕭家產業的所有份子慶王殿下不僅分文不取,而且,還會多給你一成!”淳於信低低道。

“不要再說了!”孫公讓怒道拂袖而起,“要讓孫某背叛蕭家比登天還難!”

淳於信是慶王的人,作為圓滑世故的買賣人,孫公讓強行壓制住火氣,跟他客客氣氣地虛與委蛇。但這淳於信一次次挑戰他的底線,孫公讓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熊熊的怒火。

“你,你不要後悔!”淳於信恨恨的起身跺了跺腳,扭頭離去。

“哼,畜生。”孫公讓望著淳於信離去的背影咒罵了一聲,隨即匆匆離府去了蕭家。

……

……

生是蕭睿的人,死是蕭睿的鬼。章仇憐兒用驚世駭俗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她不顧一切穿著孝服嫁進蕭家,這等情深似海讓李宜三女感動不已。目下楊玉環、李宜因為傷心過度臥床不起,李騰空為人又大大咧咧,所以蕭家目前主事的反倒是章仇憐兒。

“夫人,孫東主有急事求見。”侍女來報,一臉憔悴的章仇憐兒嘆息一聲,“請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