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重入長安風波起(第2/2頁)

蕭睿怒極反笑,手指著那咄咄逼人面色漲紅的軍漢,“軍人以殺敵報國為使命,手持軍械意圖行兇刀口對準同胞百姓,我看你這些年的軍糧是白吃了——來呀,我就站在這裏,你敢動我一下試試!”

軍漢怒火中燒,手中的陌刀顫抖著高高舉了起來。令狐沖羽手中的寶劍也高高揚起,那幾個侍衛也紛紛拔出腰間的佩劍來,沖了過來。

“住手!”一騎飛奔而至,一個雄壯的中年大漢眉頭緊皺著翻身下馬,向那些軍漢斥道,“爾等要做什麽?放肆,還不趕緊退下!”

那些軍漢一看是王忠嗣手下的大鬥軍副使哥舒翰,不敢不聽,一個個收起陌刀恨恨地退到了一側。

哥舒翰定了定神,換上了一幅笑容躬身行禮,“哥舒翰見過蕭大人。一別經年,蕭大人別來無恙乎?”

蕭睿長出了一口氣,還了一禮,緩緩道,“原來是哥舒兄……”

哥舒翰跟蕭睿見禮畢,猛然回身斥道,“爾等不在營地駐紮……爾等可知這便是欽差蕭睿蕭大人!”

……

……

※※※

莫名其妙地在城外經歷了這麽一場,蕭睿所有的好心情都消散殆盡。他匆匆跟哥舒翰道別,冷冷瞥了面色有些惶然的王亮和那十幾個垂首站立的隴右軍漢,惱火地上馬就進城而去。

哥舒翰望著蕭睿憤憤離去的背影,嘆了一口氣,向王亮草草一拱手,“公子,哥舒翰還有要事要去終南,就此告辭了——你們幾個,速速回營地,大帥回來定然饒不了你們!”

王亮惶恐地一把扯住哥舒翰,“哥舒將軍,這可如何是好呀?我也不知道他就是蕭睿啊!”

哥舒翰搖了搖頭,“公子,某勸公子還是收斂一些的好,不要到處囂張跋扈,免得壞了大帥一世英名。公子趕緊回去吧,某想蕭大人不是那種斤斤計較心胸狹窄之人……”

……

……

蕭睿的確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去大做文章不依不饒,不會跟這麽一群魯莽的軍漢和無知的紈絝子弟一般見識。但他不計較,並不代表焦急等候在蕭家的李宜和玉真不計較。

玉真早就來到了蕭家等候,後來見楊玉環和李宜到了,蕭睿卻沒有到。聽說蕭睿帶著幾個人在城外觀賞雪景,玉真便耐著性子跟兩女一起等候。可等了半天蕭睿還是沒有進城,李宜便派人去城外催蕭睿快行。

李宜派去的人在城門口望見自家大人被一群公子哥兒和一些手持軍械的人團團圍住,似是起了沖突,大吃一驚,趕緊縱馬回報蕭府。等蕭睿煩躁地帶人回城時,玉真等女已經帶人出府趕了過來。兩幫人在城中相遇,說起此事,玉真氣得大罵王忠嗣教子治軍無方,李宜也氣惱異常。

回到府中,免不了又是一番飲宴。一直盡歡到下午日落時分,玉真坐在那裏跟蕭睿輕輕地說著些南詔的事兒,玉環也笑著在一旁相陪。可李宜卻陰著俏臉,獨自站在一側默然不語。

玉真掃了李宜一眼,笑道,“宜兒,還在生氣嘛?算了,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了,等改日我見了王忠嗣罵他兩句就是了……”

李宜卻猛然回頭來,顫聲道,“皇姑,我雖然已經不再有公主的爵位和封號,但我始終還是大唐皇帝的親生女兒——那王忠嗣不過是一個區區節度使,其子、其手下軍卒如此仗勢欺人,竟然都欺到蕭家頭上了,我等了他這好半天,到現在竟然也不到府上來道歉,看來是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了。”

玉真一怔,蕭睿站起身來柔聲道,“宜兒,算了,我都不計較了,別生這些閑氣了。”

“不行——來人,備轎,我就走一趟王忠嗣的府上。”李宜咬了咬牙,向蕭睿點了點頭,自己出廳而去。

蕭睿正要阻攔她,卻聽玉真嘆息了一聲,“小冤家,別攔了,讓她去吧。宜兒這孩子,外柔內剛,眼裏容不得一顆沙子,讓她去出出氣也好。”

蕭睿搖了搖頭,緩緩坐了回去,心裏暗暗一嘆,“宜兒畢竟是當朝公主,對自己柔順,但對外人卻一點虧也不肯吃呀。”

“那王忠嗣為人耿直,卻生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也是令人惋惜。”玉真端起茶盞,輕輕一笑,“不說這些煩人的事兒了,小冤家,聽說你又準備娶那章仇兼瓊的妹妹,是也不是?”

玉環在一旁掩嘴一笑,蕭睿尷尬地幹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