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幽谷艷舞(一)(第2/2頁)

蕭睿不知所雲,疑惑的眼神投向了衛校。衛校躬身笑道,“公子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哦。我家王爺說了,如果公子爺能把握住這個機會,說不定就不用參加明年的春闈了。”

“哦?”蕭睿聳了聳肩,“你說明白,這到底是誰請我?”

“天哪!公子爺,你竟然不識這玉葉冠?這是當今皇上的親妹妹、玉真公主殿下獨一無二的標記哦。玉真殿下出家為道,獨居在城外西南煙羅谷中的瓊林觀中,明日又是玉真殿下宴請長安貴人和名士才子的例宴之期……公子爺,如果能得玉真殿下青睞引薦,公子爺他日飛黃騰達便指日可待了。這些年,經玉真殿下引薦為官者不計其數,最出名的當屬王右丞大人了。”衛校輕輕說著,一臉的真誠。

他跟蕭睿相處日久,知這少年文采絕佳,人品高潔頗有名士之風,試問這長安城中有誰能為救治一個路人肯出百貫錢購買新羅百年紅參?視金錢若糞土,視功名利祿似無物,就是放眼大唐天下,能有此氣度心胸者恐怕也就是蕭睿這個怪物一人吧。故而,他是真心地希望蕭睿能潛龍騰淵飛翔九天——在衛校看來,像蕭睿這種人,本就不該在世俗的凡塵中打滾,而應該站在朝堂上為大唐為朝廷效力。

“玉真公主……”蕭睿陡然一驚,眼神一陣迷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玉真公主李持盈,李隆基的妹妹,盛唐年間有名的女道士。說起唐朝女道士,讀過雜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間,其有一個“別名”就是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如魚玄機。當然,更多的人是以女道士的身份作為掩護隱居山野。

至於玉真,其到底是真心向道還是借出家為道的幌子放縱欲望,史書其實也沒有什麽定論。只是在一些野史雜記上,關於玉真的緋聞比比皆是。前世的時候,這是蕭睿非常感興趣的一個人物,關於玉真的緋聞他幾乎耳熟能詳。

像什麽李隆基向八仙之一的張果提親,要把玉真許配給他,但張仙人卻嚇得連夜遁逃。

像什麽玉真與當時名士王維有一腿,人們皆懷疑王維得到玉真舉薦的代價是陪著這位風流的女道士安枕數月之久,甚至還差點讓李隆基給抓奸在床。

演繹最多的是李白跟玉真的風流韻事。緋聞的大意是:大詩人李白跟美麗的玉真公主先是一見鐘情,然後一輩子藕斷絲連。玉真公主向哥哥唐玄宗推薦了李白,使李白有機會進入宮廷,但玄宗最終沒有重用李白,玉真因此跟皇帝哥哥鬧翻,連財產和公主的身份都放棄了。玉真晚年為了李白而隱居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所以李白多次往來宣城,而且寫下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蕭睿記得前世還看過一本網絡小說,上面更是把李白和玉真之間的情事描繪得活靈活現。這些是真是假,恐怕只有李白和玉真活轉過來,我們才能搞個明白吧。

不過,史書記載玉真根本就沒有到過安徽的敬亭山,而開元19年李白與玉真在長安相識的時候,李白31歲,而玉真已經40歲。如果兩人有了“奸情”,何以當年玉真沒有引薦李白,而是等到了十年後的天寶年間才向李隆基薦舉?

十年之後,玉真引薦李白時已經51歲。可以試想,一向恃才傲物的李太白會不會喜歡上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婦?

李白是寫過不少跟玉真有關的女性贊美詩,但仔細看看,那些贊美詩根本就是在泛泛而談,為了謀取晉身而賦詩,沒有什麽誠意——只有“長相思,摧心肝”的真情,才說明李白確有所愛,但不會是玉真。

當然了,這些都是被娛樂化的歷史,沒有必要去追根究底。只是身臨其境的蕭睿,處在盛唐年間的蕭睿,對這位藏在故紙堆裏緋聞漫天的著名貴族女道士,別有一番感觸罷了。見蕭睿有些失神,衛校朗聲道,“公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