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誘敵出戰(第2/3頁)

“在步兵師那邊,等下我帶你過去。”

楊天奉點了點頭,最後說道:“陳將軍,兩日之後,如果沒有消息的話,你們就按照備用方案作戰吧。”

“放心,兩日內,我們不會讓出城的敵人返回的,第五軍背後有我盯著,不會有危險!”

楊天奉朝陳豫點了點頭,策馬就朝第一軍步兵師的營地而去。當天下午,第五軍就帶著準備好的一批作戰物資離開了他們設在阿木河北岸的營地,然後迅速向阿木河的下遊而去。在下遊大概一百五十裏外有一處淺灘,可以讓第五軍渡河。當然,這也能夠盡量的避開帖木爾帝國的偵察部隊。

第五軍離開之後,謝正卿也開始忙碌了起來。在這次的作戰任務中,第一軍的任務是在正面阻擊敵人。現在,敵人已經被引誘了出來,明軍在撤退時故意做得是倉皇而走,讓敵人上了當。不過,要讓敵人完全上當,就不能表現得太低劣了。怎麽說,明帝國軍隊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就算是倉皇撤退,也會組織好斷後工作的,而且會留下部隊打阻擊,防止被敵人追上。現在,第一軍要扮演的就是這麽一個角色。

作為中央騎兵軍團四個軍(第九軍也在中央騎兵軍團編制內,不過,基本上是單獨行動的,實際上隨同陳豫作戰的就三個軍)中唯一一個擁有步兵部隊,且具有陣地戰防禦能力的第一軍的任務非常重要。第一軍有兩個步兵師,雖然此時劃在這兩個步兵師中的炮兵團已經跟隨第十軍北上,不過,在陣地戰中,步兵也有著強大的防禦能力。當然,沒有了炮兵,步兵還有地雷,有手榴彈!

第一軍的防線設在阿木河北岸,距離河岸大概有五百步左右。當然,在防線到河岸之間的這五百步的距離之內,兩個步兵師的官兵將帶來的數萬枚地雷全都給埋了下去。本來,這些地雷是埋在哈烈城外的,在撤退的時候,就全被挖了出來,也就正好用在這裏了。

第一軍還有一個騎兵師,這才是第一軍的精華,而謝正卿本身就是騎兵將領,所以是由他直接指揮騎兵師的。謝正卿將這個騎兵師擺在了防線的左翼,這裏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地方,如果帖木爾帝國的騎兵部隊突破了防線的話,那麽就得由這支騎兵師將其打回去。雖然一萬多名騎兵的數量確實少了一點,不過河岸邊上的戰場並不寬大,敵人的兵力優勢很難發揮出來,所以謝正卿有很大的把握守住這條防線!

當然,第一軍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河上那座唯一的橋梁下埋了炸藥,並且派了幾名水性比較好的步兵埋伏在橋下。如果最後實在是擋不住了,那麽就必須要將橋炸掉,阻止敵人渡河,或者是迫使敵人涉水渡河,這樣更有利於防禦!

在第一軍部署防線的時候,陳豫也率領他的第二軍出發了。第二軍沒有北上,而是從來路向南而去。在到達了阿木河南面大概十五裏處,遇到了在此接應的偵察部隊之後,陳豫這才率領第二軍向著河流上遊而去。當然,在隊伍的後面,一群騎兵沒有忘記掃掉地下的痕跡。而這也是第二軍要完成任務的必然條件!

第二軍的任務是在帖木爾帝國去騎兵攻擊第一軍的防線時,從後面切斷敵人的退路,用陳豫的話來說,就是給楊天奉打掩護,拖住敵人兩日以上,讓楊天奉有足夠的時間去攻占哈烈城。雖然用第二軍三萬多騎兵去對付進攻的近十萬敵人,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在送死,畢竟雙方騎兵的裝備差距很大,兵力仍然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不過,第二軍的官兵並無絲毫擔憂,從北伐到東征,再到西洋,後來再去日本,第二軍幾乎參加了皇帝發動的每一場對外戰爭,而且一直是以主力軍團的身份參戰的。論經驗,論戰鬥力,以及論官兵的士氣,鬥志,第二軍在明軍中絕對算得上是最好的。當然,這也與陳豫有一定的關系,陳豫在治軍方面,最重視的就是官兵的士氣與鬥志,他本人就是一個從不服輸的將軍,那他下面的士兵自然也都不會輕易的人輸!

北面,在中央騎兵軍團的官兵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對付帖木爾帝國的騎兵時,朱祁鈺讓近衛軍停了下來,不過,他沒有讓第九軍停下來。在楊天奉提出了以殲滅哈烈守軍為主要任務的意見之後,朱祁鈺采納了這一意見,將戰役部署重點放在了對付哈烈守軍上,並且以誘敵出城進行野戰為主。不過,控制好撒馬爾罕的局勢也是極為重要的,那邊的十多萬日本勞工已經出現了一些騷動,而之前留在撒馬爾罕的,僅僅只有第十軍的一個步兵團,以及負責看押這十多萬日本勞工的三千多步兵而已。也就是說,撒馬爾罕的總兵力不過五千人,如果十多萬日本勞工暴亂的話,他們是控制不住的。第九軍的任務就是去撒馬爾罕控制局勢,防止這批日本勞工暴亂!不過,近衛軍的任務就不是這個了,也沒有必要用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去對付暴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