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 殖民方針(第2/3頁)

朱祁鈺點了點頭。東征日本的花費確實不小,國庫空虛是事實,如果無法填補國庫空虛的話,那這場戰爭就將給大明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以貨易貨的方式,用火器在日本換取一些國內急需的物資,這樣還能賣到一個更好的價錢,這對穩定國內局勢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祁鈺暗自苦笑了一下,打仗就是燒錢,而這次光是傷亡軍人的撫恤金恐怕就要讓帝國支出一大筆戰爭經費了吧。“那麽,還有一個好處呢?”

“陛下,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放開了對日本的軍火出口管理,將大批老舊軍火銷往日本的話,那會是個什麽情況?”柴匯沒有急著說出答案,“顯然,日寇會用很大一筆資金來購買現成的軍火,到時候,他們哪有能力自己研制與生產更厲害的火器呢?這足以打垮日本自己開發火器的能力。而隨著火器的大規模使用,也必然迫使日寇花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火器,以在內戰中獲得勝利。到時候,死的是日本人,而日本的黃金白銀就全進了我們的口袋,何樂而不為呢?”

朱祁鈺笑了起來,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不過,如果日寇擁有了強大的火器,那我們今後也就危險了!”

“陛下,這點完全不用擔心。我們賣的是已經淘汰了的火器,而明軍使用的是更先進的火器。另外,庫存清空之後,我們還可以立即為明軍換裝一批新的武器,將再一次提高明軍的戰鬥力。而明軍新淘汰下來的火器,我們則可以銷售到一些遙遠的國家去。這樣一來,我軍使用的軍火至少比日寇使用的先進兩個層次,到時候,就算再次與日寇開戰,恐怕早就習慣了使用火器作戰的日寇根本就無法對我軍構成威脅吧!”

朱祁鈺眼珠子一轉,立即就明白了柴匯的意思。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在向日寇輸出落後的軍火的同時,還能夠刺激明軍對先進武器的需要,到時候,明軍手裏的武器就可以更新換代,使用上威力更大的武器了。顯然,只要明軍在火器技術方面保持領先地位,這就能夠確保明軍在戰爭中的地位。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不過,按照現在日本的情況來看,恐怕各地諸侯也難以拿出更多的錢財來購買我們的軍火!”

“陛下太小看日本的潛力了!”柴匯笑了起來,完全變成了商人的樣子,“在陛下東征之前,臣就已經暗中派人調查了一下日本的情況。雖然日本為一貧瘠島國,人口不過一千五百萬左右,不過日本的資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麽貧乏。首先,日本有很多黃金,相對來說,大明的黃金儲備卻並不豐富。另外,日本還有不少的銅礦,大明卻極為缺乏銅。除此之外,如同關東平原,伊勢灣沿海平原,瀨戶內海,還有九州,四國等地都是產糧區。而大明的糧食生產卻跟不上需要,這也是值得我們考慮的一點。還有日本的森林資源等等,我們都可以利用起來!”

“等等,柴大人,你說我們缺乏糧食?”

柴匯苦笑了一下,說道:“陛下,這幾年雖然國內豐收,而且雜交水稻的推廣使得單畝產量有所提高。不過,帝國連年征戰,且工業推廣速度太快,很多農民都放棄了土地,進入城市充當工人。而帝國人口還在恢復之中,今年帝國幾乎沒有剩余的糧食了!”

朱祁鈺摸了下額頭,他一直認為帝國這幾年都大豐收,糧食應該不是問題,現在看來不僅僅是問題,而且還是嚴重的問題。“好吧,那我們就利用這次的機會,將日本變成我們的糧倉。不過,糧食關系到天下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國內的糧食生產不能荒廢,至少要保證基本需要!”

“陛下放心,於大人已經在處理這方面的問題了。內閣新制定了一條法規,鼓勵農民開墾荒地,且新開墾荒地三年之內免交一切賦稅,政府還將按照開墾荒地的數量提供生產工具與耕牛。相信,這幾年之內,帝國糧食產量會持續增長,國內的糧食危機會得到緩解的!”

“好,有於謙負責,這事朕也就放心了!”朱祁鈺長出了口氣,“不過,僅僅通過這種貿易方式的掠奪,還無法完全打壓日本,必須要有更實際的辦法!”

“陛下,臣已經在路上想到了一些辦法,並且擬定了一份草略,還請陛下先過目!”

接過了柴匯呈交上來的,印有“攻日方略”四個大字的草綱,朱祁鈺迅速的翻看了一遍,這也只是找了一些重要的標題性文字看了一下。

“不錯,很完善,不過還不夠全面!”朱祁鈺略微沉思了一下,說道,“除此之外,還缺乏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礎性文件!”

柴匯皺起了眉毛,還沒有完全明白朱祁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