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新政風潮(第2/2頁)

確定了新的人才選拔制度之後,朱祁鈺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新成立的十五個部門中,好幾個部門都是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說,那幾個部門所管轄的範圍,在以前根本就沒有!比如,教育文化部,科技部,醫療衛生部。這三個部門所管轄的事情,以前的六部幾乎沒有涉及到!為了強化這幾個部門的職權,或者是擴大其影響力,以擴大新政的影響力,朱祁鈺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推出一系列的新政,以達到這一目的!

成立帝國皇家科學工程院,其目的是要強化科技的地位,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不讀四書五經,皇帝讀的是科學!當然,對大部分大明百姓來說,“科學”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詞語,不過,沒過幾年,當各種給百姓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新發明問世之後,這個詞語也就不再陌生了,甚至成為了百姓嘴裏說得最多的一個新詞匯!

成立醫療事務管理總局(部下設局),目的是要強化對醫療的管理。在此基礎上,朱祁鈺取消了以前的太醫院,正式成立了軍醫院,全權負責在戰場上救死扶傷,並且培養戰地醫療人員的事情!這對朱祁鈺後來的發動的戰爭非常重要,同時也推動了醫學的快速發展,為後來的眾多醫學發明打下了基礎!

擴大帝國公立大學的招生數量,以及招生範圍。這是朱祁鈺要培養更多人才,以充實新政府,迅速推進新政,新技術的重要舉措!第一界帝國公立大學只招收了三百六十人。因為叛亂,三年之後,朱祁鈺親自主持了第二界帝國公立大學的招生工作。這次,朱祁鈺從第一界畢業生中挑選出了一百二十人作為老師,其中不少還是兼職教師,而招收的學生也擴大到了一千五百人!

設立帝國皇家文學院。這是朱祁鈺為了推廣白話,以及一些新的文字符號(最重要的,莫非引入了標點符號,以及阿拉伯數字),廢除以往那種晦澀難懂的古文,讓百姓都有能力學到文化知識,提高大明百姓的文化水平所做的一件意義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說,在朱祁鈺皇朝後期,能夠湧現出那麽多的年輕人才,正是朱祁鈺全面推廣白話文,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讀書識字,掌握知識的結果!同樣的,朱祁鈺這一舉動,也引起了眾多人的反對,甚至連於謙都有點不太願意支持他!

原因很簡單,自古以來,哪朝皇帝采用的不是愚民政策?在皇帝看來,百姓越愚蠢,也就越好統治,如果百姓都有了文化,還會在乎皇權嗎?另外,百姓有了文化,那當官的算什麽?今後是個人都有資格當官,那不是削弱了政府的統治力量嗎?朱祁鈺當然不這麽想,大明要想強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來自於百姓,只有百姓掌握了知識文化,才知道新政的好處,也才會堅定的站在朱祁鈺這一邊!

這些,都只是朱祁鈺定下的大政策,而在小事方面,朱祁鈺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他創辦了第一份報紙,讓百姓第一次有機會了解到帝國的重大決策,並且讓百姓有了議論國策的機會,從而讓更多的人對帝國的新政更為了解,也更為支持。

他開辦了帝國郵局,第一次讓百姓能夠方便的與遠方的親人取得聯系(最初,主要是讓軍人與後方的親人聯系)。這給了百姓極大的好感,在他們看來,皇帝做的這件“小事”非常有價值。

他開設了帝國中央銀行,第一次以政府之外的力量來管理社會經濟,並且通過貸款,向有志創建實業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也幫助不少貧民獲得了新生的機會!

朱祁鈺在這個時期做的事情太多了,不過,無一例外的,這些幾乎都是千古首創,以前都是聞所未聞的!不可否認,在新政全面推廣的初期,朱祁鈺遇到了難以想像的阻力,百姓的不理解,官員的疑惑,還有身邊親信的不解,這些都讓朱祁鈺傷透了腦筋。不過,當新政的效力顯現出來,當數百年之後再來看朱祁鈺當時的所作所為時,恐怕沒有人不佩服這個偉大的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