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章 鮮卑第一猛將(第2/3頁)

那趙弘領著本部三千步卒出了黃墟塢堡,離堡六、七裏便召集拾長以上軍吏訓話,還未開言,搶先一刀將身邊的一名鮮卑校尉斬落馬下,厲聲高叫道:“桓大司馬北伐,所向披靡,人心所向,趙某今日欲回歸故國,諸位皆是漢人,可願隨趙某倒戈立功?”

便有趙弘親信高呼道:“吾等誓死追隨趙將軍!”

趙弘所領的這三千步卒都是他任晉南陽都護時的舊部,這時見趙弘斬了鮮卑校尉,也知只有跟著趙弘走,便都高呼著誓死追隨趙將軍——

趙弘大聲道:“晉軍大部就在前面,我等追上去,與其聯兵反攻黃墟,立此大功,諸位皆有厚賞。”當即率軍循晉軍蹤跡追去——

北府兵劉牢之、蘇騏、沈赤黔率本部押後,見有黑盔黑甲的燕軍追來,本欲按計棄輜重誘敵,然後兩邊伏兵大起圍剿,卻見為首燕將大叫是趙弘,前來投誠——

陳操之與討逆將軍蔡廣領兵伏於鳳凰谷,聞知趙弘來降,大喜,即來相見,趙弘見到陳操之,心乃篤定,當即獻策取黃墟塢堡,陳操之依其計,先焚燒幾輛破車,濃煙滾滾,十裏外可見,然後由趙弘率部在前,猛將劉牢之、何謙與趙弘同行,沈赤黔、蘇騏、蔡廣領五千勁卒躡其後——

黃墟塢堡中的慕容厲見城西十裏外濃煙沖天,以為趙弘已得手,便領兵出塢堡西門接應,卻見趙弘率部倉皇奔回,說是燒毀了晉軍的大量攻城器械,但晉軍大隊人馬即將追至,請大都督速回城堅守——

慕容厲舉目遠眺,見七、八裏外有晉軍步卒漫山際野追來,冷笑一聲道:“趙將軍已立功,請速速回城,看本王先沖殺一陣、折敵銳氣。”

陳列在慕容厲身後的是一萬輕騎,而追來的晉軍是步卒,最多也不過是萬人,有何懼哉,慕容厲決定率軍沖殺,待晉軍大部奔集時,他的騎兵則仗著馬快退回城中,氣煞桓熙、陳操之——

一聲令下,一萬燕軍騎兵長戟高舉,仿佛陡然生長出一片鋼鐵森林,蹄聲起先沉悶雜亂,漸漸融合一片浩大的轟鳴,大地仿佛是一面巨大的戰鼓,一萬鮮卑鐵騎敲出攝人心魄的鼓聲,一場大戰即將展開,前方的晉軍步卒停止前進,迅速集結成一個個小方陣,小方陣又組成大方陣,嚴陣以待——

可就在此時,燕軍身後的黃墟塢堡卻傳出廝殺騷亂聲,慕容厲放緩馬步回頭看,卻見西門大亂,士卒混戰,慕容厲也算見機極快,立即醒悟這是趙弘叛變,大怒,即引軍殺回,但趙弘、劉牢之、何謙的三千軍士已經控制了塢堡西門,未等慕容厲殺到,城門先閉,一陣箭雨射下——

慕容厲心知不妙,待要繞到北門,卻見身後晉軍已經潮水般湧至,燕軍騎兵失去加速沖鋒的優勢,應變倉促,先是被晉軍傾瀉過來的弩箭打亂了陣形,又被晉軍一個個小方陣鍥入,騎兵各自為戰,被晉軍壓迫在西門外逼仄之地不便騰挪,而城樓上的趙弘步卒又不斷地射箭下來,慕容厲心知敗局已定,引軍往北而走,這時也沒打算由北門入城了,西門已失守,晉軍將蜂擁而入,黃墟絕守不住了,現在只有靠著騎兵的行動優勢,甩開晉軍,去浚儀與慕容築匯合——

段思、冉盛的三千重騎兵寒芒森森地攔住去路,一番沖殺之下,慕容厲率殘部突圍,又遭遇田洛、魏乾的步卒戰陣,慕容厲無法向浚儀方向前進,只有改道向西北,這才甩開晉軍,清點士卒,死的死、散的散,已只剩一千余騎——

就在慕容厲繞城北走時,西門的趙弘按陳操之之命率一千步卒出城,掃蕩城中燕軍由諸葛侃、劉軌部負責,趙弘則引著劉牢之、蘇騏、蔡廣所部往浚儀急行,一個半時辰趕至浚儀城下,趙弘報稱黃墟已被攻破,他拼死殺出重圍,命城門守將速速開門——

趙弘隨慕容築路鎮守浚儀數年,誰人不識,那守將也不待稟知慕容築,便開門納趙弘入內,結局可想而知,浚儀陷落,慕容築率百余騎倉皇出逃。

一日之內,晉軍連下黃墟、浚儀二城,殺敵上萬,擄敵五千、得戰馬兩千余匹、軍械器杖無數,桓熙大喜,對趙弘棄暗投明大加贊賞、表示將為其向朝廷請功——

六萬北府兵從上月二十七日從彭城出發,短短一月,推進七百余裏,歷經三次攻城大戰,雖然戰死的不多,但傷兵不少,占領浚儀之後,桓熙聽從陳操之、桓石秀建議,休整養兵,一面安撫百姓、軍無私犯,一面派人向穎川報信,等待桓溫的下一步命令。

慕容厲率殘部兩千余騎逃至黃河南岸,正遇豪帥悉羅騰領重騎兵五千渡河,燕國不重視水軍,幾乎沒有什麽大型的戰船,所以運兵渡河也慢,五千重騎兵三日三夜也未能盡數渡河至南,這時浚儀的慕容築也率百余騎狼狽而至,悉羅騰聞知黃墟、浚儀皆落入晉軍之手,不免扼腕長嘆,他的重騎兵利於決戰,不利於攻城,當即命斥候打探,看浚儀的晉軍是否朝南岸挺進,若是,他可以伏兵痛擊,五千重騎兵,當可獲一場大勝,但當夜斥候回報,說晉軍留守浚儀整頓,悉羅騰知事不可為,乃引軍沿黃河南岸往西,與駐守滎陽的範陽王慕容德匯合,而後,大司馬慕容臧的二十萬大軍也將進屯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