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為妻為妾?(第2/2頁)

陳操之哪裏知道蘇騏曾這麽熱切地要把妹子蘇蕙送與他做妾,他雖然久聞回文詩蘇才女之名,但兩次在蘇家堡,只聽蘇蕙說過一句“陳使君勝出”,更無別的交集,哪裏會動過要收蘇蕙為專寵的心思,而且對陳操之來說,蘇道質父子沒有提出送蘇蕙給他做妾實在是讓他少了一次抉擇的為難,於理,他應該收,蘇氏宗部亦是一個強援,多多益善;於情,他不應該收,這不用多說——

當然,現在這些都不用去想,陳操之對蘇家堡的這個納妾風波是毫無察覺,蘇氏父子也很快就會忘了這事的吧,只有閨中少女蘇蕙,隔簾隱約見過陳操之的容貌、隔院依稀聽過陳操之的豎笛,這是第一個讓她動心的男子,也許也是最後一個,彼時的女子,深居簡出,一生又能見到幾個陌生男子呢?當然,不需要這份動心她也可以活著,也可以嫁作他人婦並且生兒育女,只是既然遇到了這麽個讓她動心的人,因為內心的矜持不甘為妾,但心裏的悵惘應該不是很快就能忘卻的吧?

……

陳操之在蘇家堡只歇了一夜,十三日一早便由蘇騏陪同前往新蔡縣的蔡氏塢堡,蘇家堡距蔡家堡百余裏,陳操之、蘇騏一行在新蔡縣西境卻遇到上次去蘇家堡提親的蔡氏媒妁,那蔡氏媒妁識得蘇騏,招呼道:“蘇大郎,鄙人正要前往貴堡提親。”

蘇騏道:“家父和我說過這事,在下樂見其成,只是在下要陪陳司馬去拜見貴塢宗主,失陪了。”

這蔡氏媒妁也是當地名士達人,陳操之招攬兩淮諸塢私兵的消息早已傳至新蔡,當即道:“就由鄙人引路吧。”

一行人於十四日午後趕到新蔡縣,新蔡縣是春秋時蔡國都城,千年古城,眾人一路行來,但見洪汝河兩岸,平疇曠野,一望無際,田地裏是小麥新割後留下的短茬,今年兩淮小麥大豐收,沿途民戶喜笑顏開——

蘇騏感慨道:“往年麥收季節,鮮卑人便率軍來攻,掠取小麥而回,淮上百姓辛辛苦苦種下的麥子自己卻收不到多少,所幸此地朝廷也未申令要交賦稅,不然日子更是艱難。”

陳操之道:“我等齊心協力,北伐建功,淮上就不會是臨戰之地,此地將是糧倉,國殷民富不遠矣。”

蔡氏宗主蔡豐聞知陳操之、蘇騏到來,迎出堡外,蔡豐已經知道徐州一十九塢流民宗部歸附北府軍的消息,蔡氏作為兩淮五大流民宗部之一,自然不甘心被邊緣化,但是蔡氏與田氏、戴氏不同,蔡氏原為士族,被晉廷排斥在世宦之外,失落可想而知,對於陳操之的招攬,蔡氏既想擺點世家大族的架子,又自感三十年來無人為官的氣餒,心情極是復雜,而且前幾日請人去向蘇氏女提親,竟未獲當場允諾,雖也未遭拒,但蔡豐已是十分郁悶,連區區始平蘇氏都未把他蔡氏放在眼裏,家族衰微莫此為甚,即便有宗部數萬、私兵數千又如何,在仕途中沒有地位,就是讓人看低一等啊!

陳操之見到蔡豐,執禮甚恭,表達了對蔡豐先祖蔡邕的仰慕,更取出柯亭笛表示要物歸原主,蔡豐連道:“豈敢豈敢。”因問此笛來歷,陳操之說是桓伊所贈,蔡豐不勝嘆惋,請陳操之吹奏一曲,陳操之更不推辭,吹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蔡豐贊嘆不已,說此笛歸於陳使君可謂得人——

陳操之在蔡家堡小住了三日,因陳操之的恭敬有禮,蔡豐感到了家族的榮耀,對陳操之極有好感,允許讓陳操之上蔡氏藏書閣瀏覽蔡氏藏書,當年蔡邕藏書萬卷,戰亂焚毀,後由蔡文姬憑驚人的記憶手錄八百卷傳世,都是經典之著——

三日後,陳操之辭別蔡豐暫回蘇家堡,蔡豐已決定由其弟蔡廣六月底領三千私兵至廣陵聽命,而陳操之也答應回建康為蔡氏請命,恢復蔡氏士籍,讓蔡氏子弟可以入仕為官——

陳操之與蘇騏等人離了蔡家堡,沿洪汝河往東北方向而行,行出數裏,卻見蔡家堡方向有人追了上來,不知有何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