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章 力挽狂瀾(第2/2頁)

上庸王慕容暐一言不發,陳操之留與不留他並不十分在意,畢竟留下陳操之也不見得能為他所用,他只是對慕容恪突然改變主意感到奇怪,難道是因為太後要把清樂公主下嫁陳操之、慕容恪擔心控制不了陳操之而幹脆送其回國嗎?

當日午後,慕容恪在太原王府設宴款待陳操之與袁宏一行,準備出使江東的燕國侍中皇甫真也在座,慕容恪絕口不提挽留陳操之之事,只說燕、晉友好,希望陳操之、袁宏歸國後為兩國結盟盡心盡力。

陳操之自然是唯唯稱是,心裏完全明白慕容恪的打算,因苻堅身世的謠言,慕容恪料定關中必起亂端,他要一心對付氐秦,所以要與晉國結盟,秦使席寶已被他趕回長安,秦、晉和盟不成,這是慕容恪處心積慮要達到的目的。

當夜,袁宏與陳操之同居冰井台,問起江東諸事,袁宏說了三吳大旱嚴重,他六月底在建康時,都還沒有降雨消息傳來,災民逃荒,有動亂之兆——

陳操之問:“吾友顧長康、祝英台近況如何?”

袁宏束裝北上時,謝道韞的真實身份尚未經李靜姝流布出來,所以袁宏並不知曉這一轟動一時的傳聞,答道:“顧掾在西府,吟詩作畫好生自在,祝參軍去會稽協助抗旱,據聞頗有功績。”

陳操之想著女扮男裝的謝道韞指揮民眾抗旱的樣子,不禁會心而笑,心道:“真是難為英台兄了。”

袁宏躊躇了一會,終於開口道:“子重,我在建康聽得一事,想必你願意知道——”

陳操之見袁宏臉色鄭重,心中一凜,忙問:“袁兄請講。”

袁宏便說了陸始欲把陸葳蕤送入宮中為帝妃之事,見陳操之臉色不對,趕緊又說建康士庶俱非議此事,瑯琊王和郗侍郎皆明言反對,還有,陸氏女寫了陳情表托顧愷之轉呈崇德太後,表示了非陳操之不嫁的決心——

陳操之聞言淚落,他沒有料到葳蕤會遇到這樣的困擾,他可以想象得出葳蕤承受了多大的壓力,這種家族內部的巨大壓力不是尋常女子承受得住的,葳蕤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子,她想到了向崇德太後求情,這已經是瀕臨絕境了吧——

袁宏見一向從容優雅的陳操之在他面前失態落淚,趕忙安慰道:“子重不必悲傷,桓公豈會坐視三吳門閥陸氏成為國戚,南渡大族也不肯答應啊,據聞崇德太後亦對皇帝表明了態度,不準納陸氏女入宮,子重且寬心。”

陳操之也有心亂的時候,此時恨不得背生雙翼,一夜飛回江東,他的落淚不是軟弱,他是憐惜葳蕤,這樣的深情女子誰能辜負?

因燕國侍中皇甫真要同行去建康,少不得要準備一番,陳操之雖然歸心似箭,也只能等待。

七月二十六日辰時,侍中、光祿大夫皇甫真持節辭別燕帝慕容暐,帶著五十名隨從,與陳操之、袁宏等人一道離了鄴都,向江東進發。

太宰慕容恪、尚書令陽騖率燕國眾官在漳水北岸設帳置酒,為皇甫真、陳操之、袁宏餞行,慕容恪以私人名義送了陳操之鮮卑人獨有的北珠一百顆、紫貂皮二十件、雌雄白隼一對、龍城名馬一匹,作為酬謝陳操之為他治病的禮物,陳操之一一笑納,回贈慕容恪折扇一把,那折扇正面繪有嵇康行散圖、背面書有阮籍的《發散賦》,正合慕容恪心意。

漳河上有一座浮橋,由一百條木船連結而成,以大纜維舟,兩端各用八只大鐵牛固定,鐵牛埋在地下,只露出彎彎牛角的腦袋。

陳操之、袁宏、皇甫真辭別了慕容恪諸人,牽馬經浮橋過漳水,此時已是午後,皇甫真道:“陳洗馬、袁參軍入伍,我等趕到安陽歇夜。”

大道轉折,繞過一片柳林,陡見一隊頭裹紅巾、胯下胭脂馬的女武士攔在路中間,這隊胭脂武士兩邊一分,一騎沖出,正是金發碧眸的鳳凰兒慕容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