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唯有真心酬知己(第2/2頁)

丁幼微輕聲道:“這不是配得上配不上的事,而是像葳蕤和謝家娘子這樣鐘靈毓秀的女子,你只能擁有一個,不然上蒼都要嫉妒——既如此,小郎何不早作決斷?”

陳操之笑了笑,說道:“要我如何決斷,謝道韞是我同僚,公事外只論書畫韻律,語不及私,難道要我對她說出損其自尊的言語?而且,謝的才學讓我受益匪淺,良朋佳友,能不珍惜?”

陳操之是兩世的靈魂,有後世的識見,丁幼微雖是蘭心蕙質的女子,礙於時代的局限,對小郎與謝道韞這種離奇的情感不是很能理解,當下道:“這事嫂子亦不能給你建議了,小郎自己謹慎相處吧。”幽幽一嘆:“終生為友,謝氏女郎用情可謂深矣,想想也著實令人憐惜。”

……

除夕夜,陳家塢一片喧騰,燈火通明,熱鬧無比,陳氏的四十蔭戶、百余佃戶齊聚圓形塢堡,待三更後陳氏族人祭祖畢,正式遷入新居“來儀樓”,大擺筵席,慶祝喬遷之喜。

遠在千裏之外的建康,大司馬桓溫從姑熟入都參加新年朝會,表奏周楚領益州刺史,周楚便是原益州刺史周撫之子,周撫在益州三十年,甚有威惠,而周楚是桓溫心腹,所以周楚名正言順代父為益州刺史,這也是桓溫為防梁州刺史司馬勛而作的布置,司馬勛有勇力,自恃北伐有功,而朝廷不賞,所以司馬勛對把持朝政的桓溫甚為不滿——

皇帝司馬奕下詔改元太和,會稽王司馬昱改封瑯琊王,司馬昱之子司馬昌明封會稽王,司馬昱固讓之,詔不許——

瑯琊王一向是儲君的王爵,此次桓溫力主司馬昱為瑯琊王乃是出於郗超之謀,是為了威懾皇帝司馬奕,司馬奕無子,而司馬昱有賢德之名,與桓溫私交頗洽,桓溫有意廢司馬奕而立司馬昱為帝的心思自此始——

桓溫坐鎮太極殿東堂,與尚書台、中書省諸吏共議庚戌土斷獎懲,庚戌土斷在復核前,總共才搜檢出隱戶一萬九千七百二十戶,其中揚州一萬二千三百戶,而冬月底土斷復核結束後,搜刮出的隱戶陡增至五萬八千三百戶、二十三萬余人口,其中揚州就占四萬五千五百戶、近二十萬人口,成效遠超以往三次土斷,再加上取消僑郡僑縣、白籍入黃籍的僑民四萬余戶、二十萬人口,歷時百二十日的庚戌土斷總共為朝廷增加了十萬戶、四十萬人的服役納稅之民,雖然詔令新增戶民兩年內賦稅減半,但對朝廷而言,這樣的土斷成果實在喜人。

桓溫的庚戌土斷,當然不是為了壯大司馬皇室的實力而開展的,他不僅要借此恩威並施、或拉攏或排擠一批江東士族,而且對土斷產生的實際利益——賦稅和徭役之利,他也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為此,桓溫遙領揚州牧,更欲從姑孰移鎮廣陵——

陳操之、謝玄諸人因土斷論功行賞,謝玄超遷為征西將軍桓豁的司馬、兼領南郡相,陳操之、祝英台為西府參軍,從九品掾提升為八品參軍,陳操之更賜絹八百匹,其余賈弼之、劉尚值諸人皆有封賞,而在土斷中有一批阻撓檢籍的官吏,則分別予以處罰,為安定考慮,這些處罰都比較輕,最重的也不過是降職,其中會稽郡丞陸俶處罰金十萬錢——

秦漢以來,對官員就有考課制度,對不稱職的官吏分別處以罰金、降軼、降職、罷官、判刑、抄家、處死、誅連家族,其中罰金是最輕的,桓溫就是顧及江東大族的勢力,對暗中阻撓土斷的陸始不予申誡,只對其子陸俶處以罰金以示警告,但在陸始看來,這已經是奇恥大辱,陸氏在朝中聲望大損,陸始父子對陳操之更為痛恨了,思欲以報之,打擊陳操之,或可從葳蕤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