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納妾(第2/2頁)

陳操之起身時,小嬋有點進退失據,不知是跟著操之小郎君去呢,還是留在這裏——

丁幼微一笑,說道:“小嬋,還不跟去服侍小郎君,你現在可不是我的人了。”

小嬋紅著臉,跟著陳操之去了。

雨燕看著陳操之和小嬋的背影捂著嘴笑,對丁幼微道:“娘子,雨燕有一件事要說,娘子莫要怪我,是關於小嬋的——”

丁幼微道:“你說,我不怪你。”

雨燕吃吃笑道:“我和阿秀先前逗小嬋說話,說青枝都快生孩兒了,小嬋什麽時候生?小嬋又笑又罵,追著打我和阿秀,最後說,她和操之小郎君沒有那事,我和阿秀當然不信,小嬋急得不行——”

丁幼微搖著頭笑,又蹙起秀眉,心道:“小嬋不是口是心非之人,她這樣說肯定是真的,年初讓小嬋跟著小郎去建康。擺明了就是讓她給小郎侍寢的,這也是阿姑的遺願,這去建康都快一年了,卻——卻無事,難道小郎不喜歡小嬋,看樣子不像啊!”

丁幼微有些迷惑,當初她嫁給慶之,陪嫁的四個丫環——小嬋、青枝、雨燕和阿秀,其實都是準備給慶之作妾的,只因為四個侍婢那時尚幼,慶之與她伉儷情篤,根本沒往那方面想,現在呢,小郎成人了,四婢卻都比小郎大著好幾歲,小郎不喜歡也很正常,但小嬋是阿姑指定的、小嬋自己也說過要終身侍候操之小郎君、小郎也沒拒絕,卻為何不讓小嬋侍寢?

魏晉之際,社會動蕩,戰亂頻仍,瘟疫疾病流行,人壽短促,幼兒能最終養育成人的三不及一,所以世家大族子弟大多蓄有妾侍,即便家有悍妻,不敢公然納妾,也多有外宅,且不說桓溫私納李勢妹,以德行雅量著稱的丞相王導也是多蓄姬妾,史載王導妻曹氏甚妒,禁制王導不得有侍禦,聽聞親戚有納妾的,她都要誚責,王導乃密營別館,眾妾羅列,兒女成行,後元會日。曹夫人於青疏台中望見兩三兒騎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遙見,甚憐愛之,問侍婢:“汝出問此是誰家兒?”這下子露餡了,曹氏驚愕大恚,不能自忍,乃命車駕,將黃門及婢二十人,人持食刀,自出尋討,王導得知大驚,飛轡出門,猶患牛遲,乃以左手攀車攔,右手捉麈柄助禦者打牛,狼狽奔馳,方得先至。司徒蔡謨聞而笑之,乃故詣王公,謂曰:“朝廷欲加公九錫,公知不?”王導信以為真,自敘謙志,蔡曰:“不聞余物,唯聞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爾。”王導大慚——

這個故事很好笑,但家有悍妻猶敢納妾,可見納妾之普遍,子嗣眾多也是家族興旺,西樓陳氏只有陳操之、陳宗之叔侄二人,可謂人丁凋零,正指望陳操之多育子嗣呢——

次日一早,丁氏別墅駛出十輛牛車,婢仆數十人,陳氏、丁氏族人齊赴杜子恭道場參加水官帝君誕辰慶典,天師道拜三官,尤重水官,所以下元節的慶典最是隆重。

丁幼微特意讓宗之、潤兒與阿秀她們共乘,而讓小嬋與她同車,丁幼微先問小嬋在建康的起居,說著說著,小嬋明白丁幼微的意思了,低下頭去,想笑又想哭,說道:“娘子,是小嬋生得太醜了啊——”

丁幼微重新審視小嬋,嗯,小嬋二十五歲了,比小郎大了六歲,小嬋和陸葳蕤比當然遜色,可小嬋眼大膚白,開朗愛笑,任誰都不會嫌惡她的,丁幼微輕聲笑道:“小嬋是不是太靦腆了?你可是小嬋姐姐啊——”

小嬋紅著臉搖頭,說道:“娘子不要多說了,不管怎樣,小嬋都會服侍小郎君一輩子的。”

丁幼微想了想,說道:“操之應該是要等著陸小娘子吧,小郎的心思有時挺難猜的,與一般男子不一樣,不同流俗——”

說到這裏,丁幼微抿起嘴唇,心裏不知想起了什麽,眸光窅緲,面色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