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 良賈(第2/2頁)

站在烏衣巷謝府門前等候府役進去通報時,陳操之心想:“我不是執政的桓溫,現在想那麽多無異於杞人憂天,我現在要做的是竭力提升家族的地位、增強家族的財力,把葳蕤娶進門,母親臨終時還掛念著我的婚事啊。”

謝玄迎了出來,笑道:“子重不來,我三叔父還要派人去請呢。”

陳操之道:“早就想來向安石公討教,幼度與我說說,安石公對本次土斷有何高見?”

謝玄與陳操之並肩向謝府大廳行去,說道:“我三叔父當然是支持土斷的,但認為修改的蔭衣食客制有些不妥,這與太興年間的蔭戶制相比,品官占有的蔭客陡增了一倍,易遭庶族之嫉。”

陳操之點頭道:“這也是為推行土斷不得已的讓步,不然的話無以安撫世家大族。”

謝玄道:“我也是這麽對我三叔父說的,我三叔父言道,對庶族寒門也應有安撫之策。”

陳操之心道:“謝安不愧是東晉一朝最具政治智慧的人,眼光不僅局限於士族豪門利益,對士庶矛盾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執政後的德政、他的寬容看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有些矛盾也不是他能解決的。”

陳操之這次見到了謝安的六弟謝石,謝石現為秘書丞郎,六品官,仔細打量陳操之,微微而笑,謝府之人看陳操之總是有點笑而不言的味道。

陳操之命仆役將二十匹精麻、五十斤上品葛仙茶和一百斤魚幹送上,謝安微笑道:“聽聞操之精於茶藝,今日可以一品錢唐名茶了。”

謝道韞得知陳操之到來,匆匆更換男裝來見,見陳操之正在側室烹茶,便過來幫著排盞分茶,低聲道:“子重來宣揚葛仙茶了——”

陳操之微笑道:“正欲借令叔父大名。”

《世說新語》裏有一則小品文極妙,謝安有個同鄉被罷官後來見謝安,謝安問其歸資,這同鄉說:“嶺南凋弊、只帶了五萬把蒲葵扇,卻又賣不出去”。謝安便取了一把中等的蒲葵扇,在清談聚會執扇輕搖,風度翩翩,建康士庶競慕而效仿,那鄉人的五萬把蒲葵扇旬日賣完,價增數倍——

謝道韞道:“子重的烹茶法我已學成,但回都後未曾向叔父展示,免得奪了子重的新趣。”

陳操之笑道:“多謝。”

謝安、謝萬、謝石細品葛仙茶,果然清香雋永,唇齒留芳。

謝安道:“服散何如飲茶,飲此妙茶即談俗事亦顯清雅。”

陳操之便向謝安、謝萬說了土斷之事,這些事謝安早已從謝道韞和謝玄口裏得知,對桓溫以陳操之為土斷司左監實在是深得用人之妙,陳操之是江左後起輩聲望第一,與南北士族皆關系良好,南渡士族當中,謝氏就不必說了,瑯琊王劭、已故的王羲之,還有太原王坦之都甚是賞識陳操之,郗超更是與陳操之是莫逆之交,江左士族中,顧氏、張氏與陳操之關系密切,至於陸始,謝安認為其剛而易折,陸納又極為欣賞陳操之,陳操之與陸氏聯姻是大有希望的,而桓溫不讓溫和嚴謹的陸納主持土斷,卻讓陸始入主土斷司,其中奧妙很值得玩味。

謝安就土斷之事向陳操之、謝道韞、謝玄面授機宜,謝安提出讓三吳士庶清理出的隱戶在第一年內不用為朝廷服徭役,只用於本縣興修水利、防旱防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