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2頁)

謝道韞回過頭來,凝視陳操之的眼睛,說道:“我就知道你會支持我,這世上若還有一個人知我,那就是你。”

陳操之輕聲誦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謝道韞也跟著念誦一遍,眸光盈盈,忽然一笑,說道:“子重,聽說你以《弈理十三遍》換得秦淮河畔四十畝地,可有此事?”

陳操之道:“棋譜乃無價之寶,我換虧了。”

謝道韞大笑,雙頰梨渦深陷,說道:“那我白得你的棋譜,你豈不是更虧。”

陳操之瞧著謝道韞的笑靨,微笑道:“得一知己,又何虧焉。”

謝道韞止笑,問:“子重佛像畫得如何了?”

陳操之道:“十畫其二。”

謝道韞道:“待畫成後我再來欣賞。”停頓了一下,問道:“陸小娘子還常去瓦官寺看你作畫嗎?”

陳操之點頭道:“是。”

謝道韞微笑道:“看來子重好事將成了。”

陳操之道:“難。”

“子重還真是言簡意賅啊。”

謝道韞朝對岸一望,說道:“我先回去了,等下四叔父尋不到我,必怒。”

陳操之陪謝道韞走回朱雀橋邊,謝道韞道:“子重請回吧,我在橋上站一會,目送你。”說這話時,不由得想起那年在吳郡的明月夜,兩個人從小鏡湖畔漫步到真慶道院,又從真慶道院走回小鏡湖畔——

這一刻,謝道韞感覺昨日重現,看著陳操之的牛車遠去,心裏異常的歡喜。

……

此後半月,陳操之一心繪制瓦官寺的佛像壁畫,陸葳蕤與張彤雲每日必到,助陳操之和顧愷之作畫,二女皆有不凡畫技,所繪瓔珞、寶幢、祥雲、坐輦,絕不會有良莠不齊之虞。

竺法汰放心,來大雄寶殿看過幾次,發現這兩對璧人配合作畫,真是珠聯璧合,壁畫進展大為加快,而且畫得極好,竺法汰大為寬慰。

陸夫人張文紈起先幾次還陪著陸葳蕤,自三月中旬便讓陸葳蕤獨自前來,陸葳蕤正中下懷,每逢雙日午後就帶上三、五仆從,去張府約了張彤雲便來瓦官寺,作畫一個多時辰,便歇下,雙雙到後殿敘話,張彤雲起先都要和陸葳蕤走在一起,漸漸的就各顧各了——

陸葳蕤覺得長這麽大,在瓦官寺作畫這一個月時間是最快活的時光,欣然而來,甜蜜而返,夜裏做夢都是和陳郎君在一起——

三月二十四日,陳操之的八部天龍壁畫素描勾勒已全部完成,顧愷之的維摩詰菩薩像再有一日時間也可以完成,現在就要開始著色渲染了,佛像講究色彩誇張、濃烈,為的是起到驚世駭俗的效果,陳操之覺得常用的朱紅、藤黃、花青三色雖然相互調和之後色彩表現也頗豐富,但還是有些單調,他知道後世國畫用色更為多樣,有石青、石綠、赭石、鉛粉、白堊、胭脂等,這幾日他與顧愷之在府上已經嘗試過多次,顧愷之對色彩效果大為贊嘆。

這日午後陳操之開始為帝釋天裝飾色彩,一邊等著陸葳蕤到來,現在素描勾勒已完成,著色渲染之事陸葳蕤和張彤雲只能作壁上觀,並不是說她二人畫技不及陳、顧,而是著色渲染必須整體著眼,局部分人作畫會影響壁畫的表現效果。

陳操之正調色作畫時,見短鋤急急而來,花容失色,氣喘籲籲,說葳蕤和彤雲兩位小娘子在寺前遇到浪蕩子的糾纏,把她阿兄板栗都打傷了,請陳郎君、顧郎君趕緊去相救——

陳操之一聽,擱下手中畫筆,從板梯上躍下,打開大殿正門,大步奔出,掃視殿前廣場,未看到冉盛,便讓來震趕緊去找冉盛,他和顧愷之先出了寺門,因為是在佛寺作畫,顧愷之只帶了兩個仆從,俱有武藝,聞聲都跟了出來。

冉盛飛奔趕到,急問:“小郎君,出了什麽事?”

陳操之朝山門外一望,見三、四輛牛車停在那裏,前面四、五個人攔路,便道:“小盛,去把那幾個攔路的趕開,讓陸小娘子、張小娘子過來。”

冉盛答應一聲,大步沖下,疾逾奔馬,顧氏的兩個仆從也急急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