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 六百裏聞笛(第2/2頁)

管事搶前幾步朝數丈外的烏篷船喊道:“公子,公子,錢唐陳操之陳郎君請到了。”

船頭微微沉漾,從船艙中走出一個長身玉立的少年公子,年齡約與陳操之相仿,兩眉斜飛,目若朗星,頗有英氣,可是又有極濃的脂粉氣,臉上搽的粉實在是厚,欺霜勝雪的白,英氣與脂粉氣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同時出現在這少年公子的臉上,真是有些怪異。

少年公子朝陳操之打量了兩眼,拱手道:“願聞雅奏。”

陳操之立在岸邊一株公孫樹下,朝那少年公子微笑致意,接過冉盛手裏的木盒,取出柯亭笛——

冉盛手裏還提著一只簡易胡凳,這是陳操之畫圖讓來德制作的,可以折疊,非常方便,冉盛愛若至寶,對操之小郎君無比欽佩,走到哪裏都提著這張胡凳,喜歡當著很多人的面扯開來,兩邊一合,成一小胡凳模樣,擱在地上坐著,得意非凡。

陳操之一展袍裾,坐在胡凳上,雙手執簫,勻了勻氣息,洞簫吹口觸到唇上,微冷,目視涇河水,一縷簫音宛轉而出。

陳操之吹奏的是經他編改的嵇康琴曲《長清》和《短清》,樂音中既有琴曲那種高撥出塵、不同流俗的清峻,又具簫曲宛轉深情的詠嘆,在這冬陽暖照下、在這陌路相逢的浮橋岸,美妙的簫聲忽而如柳枝迎風、春光駘蕩,忽而如夏季繁花、芬芳襲來,又如秋月皎皎、冬日暖陽……四季美景,轉瞬即逝,如眼前這涇河水,奔流向前,無法挽留。

經冬猶綠的公孫樹葉子無聲落下一片,小扇子一般的葉子落在簫管上,又順著碧綠瑩潔的簫管向下滑去——

陳操之一伸手,拈住那片葉子,簫聲頓止。

陳操之站起身,將“簫膽”插入簫管中,放回木盒,朝那一直佇立船頭的少年公子拱拱手,轉身飄然而去。

冉盛麻利地收好胡凳,大步跟上。

船頭的少年公子朝艙內說道:“阿姐,那陳操之走了。”

船艙裏走出一個身材高挑的女郎,踏上船頭,與少年公子並肩而立,望著陳操之的背影,輕聲道:“難怪桓伊如此贊他,不惜以柯亭笛相贈,聽此一曲,讓人難忘啊。”

少年公子不大以為然,問:“為聽這一曲,阿姐三日三夜六百裏行舟趕來,值得否?”

女郎道:“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