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章 解憂(第2/2頁)

汪縣令恨不得立即就去拜訪葛洪,無奈天公不作美,接連下了十余日的淫雨,直至五月二十三日才放晴。

二十四日一早,天色微明,汪縣令帶著幾個仆從就出發了,從錢唐縣城到明聖湖畔的寶石山有五十多裏路,先乘牛車、後坐肩輿,在未時初刻來到了初陽台道院。

一見長眉如霜、須發如雪的葛洪葛稚川,汪縣令即一躬到底,深深施禮。

葛洪正與一個風度俊逸的美少年對坐相談,短案上兩盞清茶香氣繚繞,葛洪示意汪縣令暫坐一邊稍候,汪縣令不知這俊美少年何許人,只聽葛洪對那少年道:“老道這四十卷《抱樸子》從未示人,你既欲讀,我便借你,五日借一卷,以便你抄錄,還有,還書時老道要考你讀書心得,若回答不稱我意,下一卷便不借,哈哈,好了,你回去吧。”

葛洪挽了少年的手送出院門,看著少年主仆三人下了嶺方才回道院。

汪縣令移膝靠近,小心翼翼問:“稚川先生,方才那少年何人,得蒙稚川先生青眼,何其幸也?”

葛洪笑問:“汪府君以為他是何人?”

汪縣令道:“此子骨秀神清,風儀極佳,定是名門之後,莫非是王、謝子弟?王、謝子弟年齡與這少年相仿佛的有王獻之和謝玄,若卑吏猜得不錯,這少年不是王獻之便是謝玄。”

葛洪哈哈大笑,說道:“汪府君差矣,王、謝子弟如何會在這明聖湖畔向老道討教,此子姓陳名操之,其父兄亦小有名,汪府君想必也有耳聞?老道請汪府君來此,便是為了此子。”

“他便是陳操之!”汪縣令瞠目道:“卑吏知道,卑吏知道,此子書法、音樂嘗蒙桓參軍和全常侍的賞識,桓參軍還將柯亭笛贈與他——”

“哦,還有這等事!”葛洪頗為驚訝,他與這少年交往已有半月,少年隔日便來向他討教,問及的疑難之深奧表明少年好學深思,而且往往別有妙理,葛洪亦受之啟發,暗嘆少年宿慧,是王弼一般的天才,又喜少年純孝,潛心苦讀也與他幼年經歷相似,所以視少年若子侄輩,甚是喜愛,但少年從未對他說起過曾蒙桓伊、全禮賞識之事,此等不驕不躁不自矜的雍容氣度想那王獻之、謝玄也未必能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