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二章 最後的瘋狂(二)

蘇府一聚,趙禎敏銳的感覺到蘇錦似乎有一種猜透自己心思的感覺,他略有些心虛,大半年來,蘇錦在相位上兢兢業業從不多言,就算是自己暗中將他所屬將官的兵權盡數剝奪,蘇錦也沒來跟自己說些什麽,但那日宴會上蘇錦以酒遮面公然調笑自己的行為,說明蘇錦已經不再對自己有絲毫的敬畏,那是另外一種表達不滿的方式——當眾羞辱。

趙禎坐立不安,猜不透的人和事才更加的讓人恐慌,想來想去,他覺得不能再等下去,蘇錦像是壓在他心頭的一座大山,早一日搬掉,自己便早一日舒坦;於是趙禎連續數日秘密召見張堯佐和韓絳兩人,要兩人找準時機,提前動手,將蘇錦一舉成擒。

張堯佐和韓絳調集人手,開始暗中緊盯蘇錦的行蹤,尋找下手的機會,本來以張堯佐的脾氣,便是帶兵直接圍困蘇府,將蘇錦全家大小盡數捉拿了事,但趙禎擔心在無借口的情形下會引起軒然大波,加之探明蘇府左近有數百護衛,一旦稍有拖延不能得手,蘇錦必會立刻將自己在沙洲上的承諾公之於眾,不到最後關頭,趙禎還不想不顧一切的撕破臉皮。

趙禎的如意算盤是,找到蘇錦溜單的機會,將之秘密擊殺,樹倒猢猻散,其他站在蘇錦一邊的人,自然會掂量形勢的發展;自己再出面給予蘇錦風光大葬,既除掉心頭大患,又贏得天下民心,保證朝廷不會發生混亂的局面,然後再慢慢的肅清蘇錦的殘黨。

當然如果沒有這種機會,那張堯佐等人派去各地的人手便可以有用武之地,第二套方案便是直接硬來,多地同時動手,便是惹起什麽禍端也顧不得了。

……

從二月底在明州沙洲上的談話至今,九個月裏趙禎的所有行為蘇錦都了如指掌,趙禎將自己的西北軍屬將明升暗降剝奪兵權,暗中拉攏多位朝中大員,以及派遣禁軍分赴各地以巡查城防之名駐紮待命,蘇錦都很清楚。

蘇錦佯作對這一切懵懂無知,甚至當有人提醒他這些的時候,他都毫不留情的將來人罵走;蘇錦當然不是對趙禎還抱有什麽幻想,他只是不想將弄得沸反盈天天下震動而已,自己為之辛苦奮鬥了十五年的大宋帝國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局面,決不能斷送在自己的手裏。

幾個月前,潘江和景泰等人來京曾隱晦的承諾蘇錦,若蘇錦想廢掉皇上,不管是立新君還是自立,他們都將率所部大力支持;那時候潘江和景泰麾下有三十萬兵馬的管轄權,而且王朝和馬漢還掌握著禁衛軍的五千余人馬,完全有能力扭轉乾坤。

朝中帶兵之臣如狄青、範仲淹、韓琦等人都是蘇錦故交,他們也許不至於幫助蘇錦做這件事,但絕不會因此而率兵討伐蘇錦,最多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因為蘇錦和趙禎之間的矛盾在外界而言是秘密,在這些人的心裏卻是心知肚明,遲早會有爆發的一天。

但是蘇錦不能那麽做,雖是後世穿越之人,蘇錦心目中對於好惡奸邪的思想多少還受著數千年儒家思想的影響,一旦邁出那一步,自己便成為百姓口中的亂臣賊子,人們不會管你當時面對的是什麽,他們會毫不經過大腦的認定這是謀逆之舉;蘇錦雖不在乎史書怎麽寫,但他不願意當百姓口中的亂臣賊子,那根本就不是自己的目的。

來到這個陌生的年代的自己本來就是時空上的一次謬誤,自己壓根就不應該出現在這裏,後來有鑒於大宋百姓的疾苦和愚昧,蘇錦才逐漸的從細枝末節入手,改善大宋的境況,稍啟民智而已;目前看來目的基本達到,蘇錦絕不會去讓自己十幾年的努力在一片戰火塗炭中摧毀殆盡;不僅是被叫做亂臣賊子不好聽,更是因為怕由此引發的全面內戰而導致大宋土崩瓦解,又會民不聊生,那樣違背的自己的初衷。

身邊可疑的眼睛越來越多,蘇錦知道趙禎已經等不及了,趙禎是在尋找機會下手了,蘇錦決定給他這個機會,給他機會,那也是自己脫身的最好機會。

十一月十八早朝後,蘇錦覲見趙禎提出告假回明州,因為十一月底是王夫人的六十大壽,王夫人留在氣溫溫和的明州避寒,蘇錦要去祝壽也只能去明州,另外蘇錦還明白的告訴趙禎,蘇記的年會也會同時召開,在年會上,蘇錦將會宣布將蘇記一切產業移交給朝廷的消息。

趙禎心頭狂喜,這可是個極好的一網打盡的機會,不僅是蘇家大小都會去祝壽,而且朝中和蘇錦關系交好的官員也會趕去奉承,再加上明州是沿海小城,離京城千裏之遙,就算出了天大之事,消息也能封鎖起來,這是最為有利穩定的一種方式;按耐住心頭的興奮,趙禎先是溫顏寬慰蘇錦幾句,命張貴妃賜了美玉珠寶,並下旨冊封王夫人為一品誥命夫人的殊榮,答應蘇錦回明州為母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