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四章 驅狼吞虎(終)

夏軍士兵的沖擊力顯然要比遼軍大了許多,不僅是人數的優勢,更因為速度的優勢,雖然雙方都不能騎馬沖鋒,但是夏軍的雪橇戰車的速度比對方快了幾倍,吃了精料喝了清水,休息的精神抖擻的戰馬,在長鞭的驅趕下飛馳而過,踏的地面雪粉飛揚,像是廣袤大地上騰起的一層巨型雪浪。

雙方相距五十步遠的時候,不約而同的開始了第一波弓箭的對射,密如飛蝗的箭雨在低空交錯掠過,箭支破空震顫之聲如低沉的悶雷從頭頂滾過,下一刻,人嘶馬叫聲四起,大批的士兵和戰馬中箭,倒下的戰馬和士兵在雪地上翻滾前行,水雷一般犁出一道道深溝。

遼軍吃虧在速度慢,騎兵成了步兵,射箭的時候不得不停下腳步,而身在雪橇戰車上的夏軍卻能邊放箭邊迅速的沖鋒,氣勢絲毫不減;當然夏軍的速度快也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傷亡,車馬相撞造成的傷害讓部分隊形過於密集的沖鋒隊伍損失慘重。

雙方只來得及射出兩輪箭,便開始短兵相接,為了充分發揮人數的優勢,蘇錦在沖鋒前便已經下令,一旦接敵,前排的雪橇戰車必須直沖遼軍縱深,給後面的騰出空間,這一點完全可以做到,憑著高機動的沖鋒能力,當先沖至的萬余輛戰車絲毫不停留,戰車上的士兵一邊應付著左右招呼來的兵刃,一邊驅趕著拉車的戰馬往敵軍縱深切進。

沒有遼軍士兵願意在馬頭處抵擋快速突進的戰車,他們紛紛避讓開一條通道,任由一架架戰車沖向大軍縱深,這些雪橇戰車就像是一柄柄尖刀,破開遼軍這塊大蛋糕,犁出道道巷道;後續而至的夏軍如法炮制,在短短的半個時辰內,整個戰場已經變成了一鍋沸騰的開水,無處不在血戰,無處不在流血。

遼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比夏軍高出老大一截,若是正常情形的騎兵大沖鋒,夏軍即便多出五萬人馬,也絕難抵擋;但此時遼軍站在沒過小腿的冰雪中,而夏軍士兵則居高臨下站在雪橇大車上,在作戰地勢上就已經吃了大虧;更加吃虧的是,夏軍每輛戰車上的配置更是大大的提高了小規模的作戰能力,三名弓箭手,兩名大盾兵,兩名長槍兵的配置不僅在遠程打擊的能力上有保證,在進入肉搏之後,三名弓箭手也化身為刀盾兵保證近戰能力。

長槍兵可以及遠刺殺,刀盾兵可以砍殺意圖近身或者爬進車內的敵軍,而大盾兵雙手持盾,擋住敵軍的必殺攻擊,配合的雖不純熟,卻讓戰力憑空拔高許多。

夏軍挾首戰之威,憑人數優勢,借配合之利,很快左右了戰局;遼軍士兵漸漸呈現頹敗之勢,戰馬拉著雪橇車到處亂竄,也極大的影響了遼軍的跟進追殺,往往眼見一刀便要砍上對方的身體,卻轉眼砍了個空,因為拉車的戰馬不停的移動,兩只腳在雪地裏追著砍實在是勉為其難。

蕭惠心急如焚,立即下令:“殺光敵軍拉車的戰馬,逼著他們呆在原地不動。”

遼軍士兵立刻開啟瘋狗模式,手中的家夥從人轉向馬兒,頃刻間戰場上倒下數十萬匹戰馬,當然這麽做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砍馬不砍人無疑讓夏軍士兵可以從容斬殺敵人,上萬士兵在砍馬行動中命喪黃泉。

失去機動力的夏軍士兵只能呆在原地,依靠居高臨下的地利優勢和遼軍拼殺,可是局限在車廂內,對敵效率大大降低,現在能躲能避讓的是遼人,而夏軍士兵在兵器範圍之外便只能大眼瞪小眼了;遼人掌握了這個特性,忽前忽退的遊鬥,讓車內的夏軍苦不堪言。

蘇錦在戰場後方看著這一切,他當然有辦法扭轉這種漸漸被動的局勢,但他還是狠下心來不著急下令,任憑張元等人在身邊焦急的請他趕緊想辦法,只是肅容不語。

夏軍的傷亡還是增加,找到竅門的遼軍開始拉開距離,看準機會一湧而上兵器朝一個人身上招呼,利用車內空間狹小,移動不便的劣勢瞬間殺死一人,再在敵人反擊之前退後,因地制宜的戰術受到很好的效果,夏軍的傷亡開始增多,數千輛雪橇戰車上的士兵已經被這種辦法殺戮殆盡,屍體搭在車廂兩側,雪水沿著車廂的縫隙往下流淌。

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傷亡人數漸漸拉近,遼軍死傷七萬多人,夏軍的死傷人數也飆升至五萬多人。

蘇錦見時候差不多了,在這麽耗下去夏軍氣勢消弱殆盡,想翻盤都難了,於是轉身喝道:“號炮三聲,命側翼伏兵展開攻擊。”

身邊的親衛得令,趕忙去傳令,張元愕然道:“伏兵?咱們哪裏來的伏兵?”

蘇錦呵呵笑道:“還記得殲滅遼國斷後大軍之後我下令大軍待天明追擊的命令麽?”

張元道:“你不是說天明好趕路,敵軍逃跑的蹤跡在,根本不用擔心會逃脫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