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六章 財政危機

公交馬車是個新鮮事務,百姓們開始並不買賬,一文錢雖說不多,但既然老天爺給自己長了兩條腿,幹什麽不用腿腳走路,卻要耗費這一文錢呢?可是過了不久,他們便發現離不開這公共馬車的便捷了,這玩意準時的很,無論車上滿員不滿員,在劃定的區域停留一會之後便開動,一點都不耽誤功夫。

更何況這可是馬拉的大車,好多人這一輩子也沒坐過馬車,如今一文錢便可乘坐,自然也想嘗試一番;很多人為了過癮,花了一文錢環城一周從起點到終點,為的只是享受一番這種感覺,而且一文錢遊遍全城,也是蠻愜意的事情。

蘇錦留意著人們的反應,雖然他明白這樣的便民舉措必然會很快被百姓們所接受,但畢竟是新生事物,總想一炮而紅,不想節外生枝。

眼見公交馬車為百姓們越來越接受,蘇錦知道這是成功的第一步,公交系統的建立不僅是每天給蘇錦的口袋中增加百余貫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此舉讓整個城市的節奏變的更快,更加的符合一個商業城市的特點。

緊接著,蘇錦再出新招,他將十二條商業街道的商賈們召集起來,組成各行業的商會,要他們自己規範經營行為,商業的繁榮不僅僅是商鋪雲集,更重要的是良性的競爭,蘇錦給他們規定了幾條紅線,諸如欺行霸市、哄擡物價、以次充好等等商業禁忌,凡敢越線者一律趕出明珠城。

各行業的分會再組成一個商業總會,由李重出面擔當商會名譽會長,選拔各行業的翹楚十余人擔當商會副會長之職,形成一個在官府監督之下的自我管理機制,順利的將商業管理的職責移交商家自身。

市政建設方面,隨著公交系統的建立,各種仿照後世建立的城市系統也逐一建立起來,環衛、醫療、公共娛樂、治安、給水等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當然也並非全部適用,譬如蘇錦要求個街道建立水塔安裝管道供水一事,便被證明是失誤的決定,因為既沒有辦法將井水汲取送往高塔之上,也沒有辦法控制用水量,甚至鋪設的管道也只能用竹管,水壓增大竹管破裂弄得一塌糊塗的時常發生;蘇錦也趕緊的停止了這項工程,恢復到打井汲水的原貌。

通過此事,蘇錦也明白到,在這年代的科技水平之下,照搬後世的某些東西還是不太合適,自己需要斟酌選擇,不能完全的想當然。

當然其他的一些東西還是給這座新城帶來了更大的變化,譬如在寸土寸金的商業街道設立公立醫館方便百姓們看病抓藥,開辟坊間綠地,全城綠化,設立大型娛樂瓦舍,供百姓們休閑;設立六所公立官學,平民之子和商賈官員之子一視同仁入學讀書等等這些措施,都得到了廣大百姓們拍手稱贊。

數月之間,明珠城漸漸的充滿活力,隨著名氣的輻射,大宋各地的商賈紛至沓來,想在明珠城開設分號做生意,士子名流也來到這四河交匯之處,看看這座新進崛起名噪一時的新城;伴隨著人流的增加,帶動各行業的迅猛發展,小小的明珠城人滿為患,逼得蘇錦不得不考慮開辟四環規劃,擴大城市的規模了。

臘月裏,一場大雪落下,蘇錦一大早起來,趕緊吩咐人準備車駕,他要去看看這場大雪對城市有沒有什麽影響,還要命人趕緊清理城市路面上的積雪,免得影響城市的運營。

蘇錦剛剛穿戴完畢正披上披風,晏碧雲拿著一封信從外邊進來,蘇錦笑道:“這麽早起來去看雪景了麽?梅花開了沒?前幾日不是說起了花骨朵了麽?”

晏碧雲臉色有些不安,上前幫蘇錦系好披風的布帶子道:“奴家有件事要跟夫君說,夫君答應奴家聽了之後莫要著急。”

蘇錦奇道:“怎麽了?”

晏碧雲遞過那封信來,輕聲道:“京城錢掌櫃來信了,咱們的銀莊……”

蘇錦驚道:“銀莊怎麽了?出了什麽漏子了?”

晏碧雲輕嘆一聲道:“你自己看吧。”

蘇錦趕緊拆信展開細看,頓時呆若木雞了。

這是匯通銀莊錢鶴年的來信,信上說年底將近,銀莊儲戶都來取回存款購置年貨,有的是年底來結算利息,但是銀莊錢庫中只剩下一百來萬,每一天來取出存款的便有近三十萬貫,按照以往的形勢判斷,每年年底存款的五成都會在年底被取出,年後再慢慢的恢復,兩處的銀莊起碼需要儲備六百萬到七百萬貫的活用錢方可應付,但是今年因為蘇錦提款太多,年底回籠的太慢,此事十萬火急,請蘇錦即刻想辦法。

蘇錦頹然坐下,用手拍打著額頭道:“我糊塗了,居然忘了這麽重要的事情,錢莊一旦無錢可兌,那會引發擠兌風潮,錢莊的聲譽也將掃地,這件事確實是十萬火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