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歸零

“眾卿對於這樣的處罰可有疑義?”趙禎環視群臣將目光停留在蘇錦臉上。

“皇上聖明,如此處罰可算是仁厚之至,盡顯皇恩浩蕩,範仲淹等人若稍有知覺,該感激涕零才是。”眾臣七嘴八舌的道。

“蘇愛卿,你覺得如何。”趙禎似笑非笑的問道。

“皇上處事公允,微臣拜服的五體投地,皇上襟懷堪比蒼穹大海,容人所不能容,不愧是不世明君。”蘇錦大拍馬屁,藉此修復和趙禎之前鬧得不愉快。

趙禎莞爾,啐道:“朕不喜阿諛奉承之人,蘇愛卿莫要學了這一身的毛病,朕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也非不能容忍臣子犯錯,犯錯不可怕,怕的是離德離心,君臣離心萬事皆休,江山是朕的,但沒有諸位愛卿的操勞,這江山想要萬年長盛也是很難的。”

幾名白胡子老臣頓時淚流滿面泣不成聲道:“吾皇實乃聖德之君,古今帝王無出其右者,臣等何其幸運,能在聖君座下為臣。”

蘇錦心中暗笑,趙禎很精明,看起來一副萬事不理的摸樣,實際上心中有丘壑,行事自有一套,也從不放棄表現自己聖明的一面,當然身為帝王,他本無需這般做作,光憑他這番話,無論他是真心而出還是虛言作秀,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蘇愛卿,這宣旨的差事便由你擔當吧,另外西北鄜延環慶兩路路使空缺,朕屬意於你暫代,你看如何?”

群臣在此驚訝,環慶鄜延兩路再由蘇錦暫代路使,西北四路便盡歸蘇錦轄下了,這可是名符其實的西北王了,沒想到範仲淹一倒台,得了便宜的竟然是蘇錦,三年之間從一名新進進士一躍而為西北之王,這步伐也太快了些吧。

眾人艷羨,蘇錦卻對趙禎的鬼主意心知肚明,看似是件升官發財的好事,但卻非想像中的那麽簡單,就憑昨日午後覲見趙禎公然翻臉頂撞之行,這個好差事也不會落到自己的頭上,趙禎再大度也不至於容忍蘇錦的目無君長。

而趙禎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原因,今日堂上,杜衍的臨時倒戈,其間蘇錦拋給杜衍的一個個頗為玩味的眼神都落在趙禎的眼裏,別看趙禎每次臨朝之時大部分時間都眯著眼半睡半醒,但就像課堂上的老師一樣,下邊學生的小動作卻是一清二楚,只不過很多時候老師不屑於說出來罷了。

蘇錦的舉動傳遞給趙禎一個信息,杜衍的臨時改口必然與蘇錦有關,雖不知蘇錦憑什麽能讓杜衍改口,但兩者之間也許有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管怎樣,蘇錦能說的動杜衍,那說明這小子在朝中已經頗有影響力。

而趙禎要做的便是要借勢讓蘇錦得到好處,從而引起杜衍等人的不滿,範仲淹等人倒台之後,朝中便成了杜衍一家獨大之勢,晏殊在朋黨之事的曖昧已經讓他喪失了不少的號召力,如今趙禎要做的便是為杜衍樹立一個新的對手,惟其如此,自己才能穩坐釣魚台坐山觀虎鬥。

同時,範仲淹倒台之後給蘇錦好處,很容易便讓人聯想起蘇錦在範仲淹等人倒台的幕後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加之當初蘇錦拒不加入新政變法,在較多場合公開聲稱新政操之過急的行為,很難不讓人以為,蘇錦其實才是背後的黑手。

趙禎就是要局勢撲朔迷離,他不能讓蘇錦白白的如願,他要蘇錦知道,遂願辦成一件事,甚至是跟自己耍無賴說出種種混賬話來達到目的,必將受到懲罰。

這懲罰不僅是受到猜忌,更要有實實在在的懲罰,這便是趙禎的另一個如意算盤,西北戰事已經停息了兩年,但四路百萬百姓的溫飽尚未解決,重建工作漫長而且耗資巨大,秦鳳路和涇原路由於蘇錦拿出私貨來補貼,所以朝廷沒花什麽錢,但鄜延和環慶兩路的情形不容樂觀,朝廷每年花費數百萬錢和幾百萬石糧食去救濟,實在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成了個無底洞。

如今將鄜延環慶交到蘇錦的手上,便等於將兩個大包袱甩到蘇錦的身上。趙禎自己為了解蘇錦,這個人見不得百姓和下屬受苦挨餓,換言之此人內心頗有些當救世主的覺悟,趙禎樂的蘇錦如此,你不是喜歡當救世主麽?那便讓你當個痛快,錢糧朝廷不給,一切自己想辦法去,爛攤子收拾好了朝廷自然喜見,收拾的不好是你蘇錦沒本事。

趙禎也不怕蘇錦會玩出什麽花樣來,官是朝廷給的,隨時可以將官職一削到底,實際上這不是升官,而是給蘇錦勒上一道繩索。

蘇錦雖不明白趙禎心中的這麽多彎彎繞繞,但他也不是傻子,直覺告訴他,經歷和趙禎的撕破臉大吵之後,這樣的好事絕不可能落到自己頭上,起碼一點,環慶鄜延兩路若是交到自己手裏,趙禎在軍費糧餉救濟等方面的拖欠那是必然要發生的,這一點在涇原秦州兩路上已經有了明證,蘇錦敏銳的感覺到這是圈套,所以他立即拒絕。